杨公风水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7|回复: 5

道由心生,法无形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2 22: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由心生,法无形虚
(作者吴建华,吴建华、高楚峰校改)
conew_2023_07_10_18_39_img_2514.jpg
   地理之道本于天道,星有远近昏明,故地有善恶清浊,其秘旨藏于经诀。真经可得于深山,得于经阁,然解诀示窍之秘,必求于明师。而经之示现,有真有假,师又各有参悟,参差不齐,令学者难以辨别。若得道者,渗于地理,融于人情,方可通达地道之法门。然,多数修道者,渗于地理却昧于人情,有失地道之法门。真经无假,示假示真,关键在于师之传授,故善恶所报,亦在于师之地道法门。
   地理之道,全然于真经,而真经指秘,全赖于师也。求地者,无非心愿于富贵财丁、安康幸福,这也正是人心所向、心愿所钟。如能达成这种平庸而真、平凡而实,人人向往的愿望,也是人间幸事一件。虽然非常世俗,但是,道归自然,地理之道回归到它的原点、初心、普渡众生、随缘施法,人间的世俗圆满,不就是地道镜相如此的本来吗?
   曾登鄂州天柱山,顶有道观数千年。修道者虽已远逝,不知年数,但其道亦归本然。
   观中人问我:“何以问签?”
   我回:“吾是仙否。”
   观中人回:“仙道可修,但问之难得。”
lnER6nK9zvVoy1cwCMtZA5pUCAlG5SST.gif
   我又回:“居观而修仙者,难以渗透道中圆满,鲜有成,因其修者为己,修己身,在于静心,而(道)观静心难静。何为仙道?仙道本在人间,本出于人间,离开人间,即难成仙。人间处处有私欲,只有饱经人间世俗历练,去欲存真,才是真正通向仙道的法门。成仙之道,非避居山顶观中可以修出来,也并非远离世俗可以修成。佛道之修,修其本性心律,节制其心。究其善念非本善,探其心律非本觉,一切皆空未必空,如真空者,何必居道观而避红尘,入古刹而远父母呢?大凡修者,其自然是有目标、有目的的,而这是佛道修佛、修仙最大的碍阻,难修得圆满的原因。居于人世间世俗昏昏相争中,如能无欲无求坦然接受,没有目标没有目的,平凡自然自能脱俗,没有功利,没有心欲,只是还归于人生本来,吃喝穿行、生老病死,任其自然,回归于人最初始的生命之源,虽没有刻意去修,但境界是无量的,这种自然而然,难道不是修者向往的佛与道的觉悟、境界吗?正如荷出污泥之中,开出美丽的莲花、莲台,荷无欲求,而从生到枯,无不在于遵循自然规律。开出美丽的莲花,也未故意向世人炫弄些什么,只是自身生命中的一个生长过程罢了。”
   仙道所然,地道亦然。地理之道融结山川河流自然之象,在地成形而应于天道天星。世多有拜师求真经者,却不知道可悟不可求,而可修未必能通透地道之法门。地理之道汇于师之真经体现,而道未必是书本文字的东西,还得归结于一个师者的智悟与参阅地道之心德。而“心德”两个字非真经所能书写并载世流芳的。
   佛以达到终极解脱为圆满,自然也是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有欲有求,所以达不到终极解脱,因为有一个“心欲”在那里。所以个人认为,只要是居古刹修行者,都是有欲望的,居古刹而求解脱,求与修都有“欲”字为伴,难以成为真佛。
24e30c96059a4321be36a4060407f964.gif
    地理之道也是如此。习其真经数本,参悟世间地理,无非为了“真书经”变为“真道经”,求其仙道尔,而仙道者,非求而可得之矣。真经数本难书地理千变万化的形态与形象,所以仙道所结实为师之智悟心感的结果。修佛者以律制心,其修行之心已是有了私欲,修行在表,而其修求之欲无法去除。地理之道由智悟所得,所用在于施行师性之道。医易可杀人也可救人,救与杀皆在于师施行之道上。真正的师道,并非可以后天修成,正如佛一样,并非可以后天修行成佛,故师道觉悟在于天命,由心生道。自然归于地道天命,由修生道,非归于地道天命。由修生道者,被困于真经教条固定的文理形态,难以变通,难达到觉悟、智悟、心悟的升华境界。
   自然地道是没有固定形态及表现形式的,也是真经无法尽数表全的,也非书本可尽载全的。地道之法门本于自然,师者最高的觉悟在于揭释地理自然之本,而师之不同,在于觉悟、智悟上各有不同。地道真经在量上的无限延伸,是个体的行为无法进行体现的。师道觉悟在于天命,往往先天得到地气天侯的左右,可以在有量的真经上延伸到任何无限量,这就是觉悟天生,就是天命之师道的归宿,也是仙道法门的成就。人修地理自然,从未懂到懂,层次不断的深入,而达到深层地道理论后,归于无固定形态,无法具体定义,那么这就超出真经的范围,归还于地理山水的自然之道,自然也就到达仙道之法门了。
ad80d7ceb2df6da64a7b9cbba0d_p24_mk24_s500X0.gif
     师行道于世,其心本生善念是好的,但往往攻心于世俗之间,有争、有求、有盼、自然有不同的师道表现。地理之道在于还归自然之道,无富贵穷通,而人间世俗之道却有富贵贫贱之别。师行地道于人道,美其名曰救贫、施善、积德、交缘,其实就是穿梭于平洋山地,调和阴阳,送富贵救贫贱,成就凡间世俗人道之本。有欲有情、有目标有形态,最终达到理解、融入、分辨、造就世俗之本态,这是无量无限的道法自然,所谓仙道法门。
    佛教所说:“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哪用除,若识心性非形象,湛然不动自真如。”所以,“外不着于相,内不动心,身无上:庄严其身,美观无比。道无上:大悲心自利利他,度脱无量无边众生,不求任何报酬,不思任何代价。见无上:正见、正律、正命脉之法成就正果。智无上:足法无碍智、无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能遍知一切法,辩说融通,无凝滞”。
   地理之道实先兆于人,而后启于地理,道法自然在于度脱众生的无边无量。度,有万千种,随缘施法,佛度人之情欲,制恶生善,向归如来,而如来非人非佛非欲,为真如来。人有七情六欲,世俗人间之法相不出于求安康自由、富贵人丁兴旺,道之度人,凡能度得其一者皆可为道之本相,故地理之道在于师之法度。由道升仙,全在“度”字之上,由祸度安,由贫度富,由贱度贵,由寡度众,仙道成矣!仙道何必居于高山观中修,要修于人间,度众人所需,度自然所化,比居观清修的境界更高。
ba9a2b2961ab43de87f39ca7cfd38659_th.jpg
引用清代一人所言: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说甚成与败,莫计福和祸,富贵穷通皆有定,何必苦求索。天地本悠闲,世人忙中过,你争我夺百年后,皆为黄泉客。
   由此,吾有感叹应和:本是后传人,偶论地道经,真经本无假,师悟各生情,敢阅江湖海,志在山川顶,修道未敢进深山,深山高顶观森森,怎奈清修未成仙,只因清修在度己,世间需度人万千,能度世间自成仙,世间人欲真疯颠,度得无量法远边。
湖南省凤凰古城
0 ^2 {9 d/ r5 @+ E, S
吴建华

4 K+ ^. U' b, M0 C
2023年9月22日

7 |  R: K/ `/ d
匿名  发表于 2023-9-23 06:09:52
心灵与学术到达这种境界,已经不是凡人能了。
发表于 2023-9-23 06: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灵与学术达到这种境界非凡人所能了。
发表于 2023-9-23 09:18: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工作吃饭睡觉,反哺父母养育儿女,偶尔沉醉于灯红酒绿之间,幻想有日可飞黄腾达,亦心愿可无忧无虑自由漫步于乡间,经常翻看师父以前的文章,每次变得佛系的时候生活就一巴掌把我拍醒,这就是真实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杨公风水专业论坛 ( 湘ICP备11011192号-1 )

GMT+8, 2024-5-3 11:46 , Processed in 0.2971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