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4-4 10: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高菊卿《清明》
+ n4 J0 R4 R, w1 n' S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P# f4 x0 v8 _6 f7 Y6 B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C Z6 w- U9 G" G3 O, l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1 l0 X. K7 e1 h1 y. l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P- \, I) Q6 s3 o3 k% k! L8 X, u赏析:高菊卿为宋代诗人。在这首诗中,作者开篇即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愁云惨淡的清明祭扫场面:荒郊野外,墓冢累累,纸灰飞扬,泣愁阵阵,草木为之含悲,表现出清明节的特定氛围。第三联写得非常妙,通过“狐狸眠冢上”与“儿女笑灯前”形象的对比,一扫前面的阴霾之气,墓地荒冢的孤寂和家庭夜晚的热闹景象的反差,让人心里为之一动,感到清明的祭扫是那样的虚伪。正因此,作者在结尾写道“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作者也正是看到了现实世界人情的淡漠,才发出了及时行乐的感叹。0 `: F1 p, a' P" u* H. u0 {- R"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