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风水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82|回复: 9

《大 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 14: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程子日:《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於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5 }+ y7 T) `& g8 Q: f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未,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6 v6 [% k- ^' }% i$ I: U

  |) q$ s' Q* ]# o提要:(孔子在这里提出治学的三大纲领和八项基本方法,特别强调修身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15: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解:      
' k/ u* n( `9 @9 N" m8 c       大学的道理,在于净化自己光明的德性,在于用这种德性去使民众自新,还在于使人们达到善的最高境界。懂重要达到最高境界,然后才能有确定的方向,有了确定的方向然后才能做到心静不乱,心静不乱然后才能做到神思安稳,神思安稳然后才能认真考虑,考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凡物都有根本与枝未,凡事都有结局与开端,明确了它们的先后顺序,那就接近大学的道理了。古代有想要把自己光明的品德显彰于天下的人,他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首先要整顿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顿好自己家庭的人,首先要修养提高自己的品德;想要修养提高自己品德的人,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心思的人,首先要诚实自己的意念;想要诚实自己意念的人,首先要取得一定的知识。取得知识在于懂得事物的原理。事物的原理通晓了然后理解才能透彻,理解透彻然后意念才能诚实,意念诚实然后心思才会端正,心思端正然后品德才能修养提高,品德修养提高了然后家庭才会整顿,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才会治理,国家治理好了然后天下就能太平。从天子一直到平民百姓,一律都以修养搞高品德作为根本。那种自身品德败坏,而想要家齐、国治、天下平的事,是不可能有的。正象把应该重视的大事反而忽略,本来次要的小事反而看重起来,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发表于 2008-11-2 17: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孔子在这里论明了 思想与行为、个人行为与天下大事之唯物辩证因果关系,很值得我们努力学习修练!!
发表于 2008-11-2 18: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谐拯救危机

赞叹老战友,顶一下。 ' S" m, T: X& r3 X3 A
以下是一个好视屏,希望有缘者耐心看完。! t# ^: G) K+ \9 W* R0 ~
http://www.folou.com/viewthread.php?tid=45647
发表于 2008-11-13 22: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先!谢谢吴老师
发表于 2009-1-24 08: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至理名言。
发表于 2010-1-28 18: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皆黯通此道,大道殊同也
发表于 2012-11-11 13: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洲华夏 发表于 2008-11-2 15:30 # r, u2 P9 L$ J2 ^, B" ~
原文解:      
% M+ n/ a6 F% W$ e2 W; o" G( i. m9 ?       大学的道理,在于净化自己光明的德性,在于用这种德性去使民众自新,还在于使人们达 ...

! k  o1 {# d1 w 学习大学之道。感悟祖训。《振起家声凭肖子,统平国治赖雄才》源来于这里面之精要。
发表于 2012-11-11 19: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 Q3 N7 A2 ^- w  V' U$ x7 h0 U1 w# A
发表于 2012-11-11 22: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师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杨公风水专业论坛 ( 湘ICP备11011192号-1 )

GMT+8, 2025-4-3 11:55 , Processed in 0.3603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