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吴建华)
笔者出生于一个杨公风水学术家族传承的家庭中,祖上风水学术传承可以追寻到清代早期时候,不管是在学术经验及学识上的言传身教还是受到家族风水学术经验传承的熏染,笔者相比于民间先生及大部分桌面研习者来说都要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后天条件,首先笔者祖上的古籍是可靠的知识源泉,而历代传承的实践操作经验积累更是风水学术上不可缺少竖钢利刃。一个好的学术传承者,并不是只对于理论学识有着深厚研习与理解,还要有着丰富的学术实践操作经验积累并言传身教于后代,这样才能使后承者能依学术理论结合实践操作经验融洽于一体,更好去体现展现风水学术的魅力。一个家族对风水学术的传承并不是每一个后嗣都能担挑得起,在每一代众多的后嗣里,真正能承担起家族学术的继承是需要很多条件的,一、要有浓厚的兴趣,二、要聪慧过人,三、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四、要有足够的体力而且不厌倦独孤的行山越水,五、需要胆实与担当,六、要有理智的思维去理解分析运用峦理学识等等,所以一个家族一代一代人对于学术的继承并不是人人都能具备这样的条件,也因学识与悟性、聪慧加上实践操作经验在一个人一生中的运用、总结、体现的不同,使在学术上有着不一样的经验与见识。
& Y) N) S( C& F q- d |$ g
* _1 r# H* y. p6 F5 d1 b/ e7 g3 w, z
步入新世纪,投师的学习模式慢慢淡化,当年很多学者跑去江西杨公居住过的地方投师学艺,往往学回去后,所学的学术无法用于实战,久而久之人们就会产生一个不解,为什么去杨公廖公居住过的乡村投师学艺,学到的学术无法运用于实战,经不起实践操作考验。其实风水的传承由来已久,我们后人往往只看表面的现象喜欢跟风捕影,没有人能绝对的认为杨公廖公居住过的乡村经历上千年的历史洗礼还能保留着千年前学术的真源,当然杨公廖公居住过地方的人们都会打着二公旗号,至于学术的传或与失,只有过去投师学艺过的人们才最清楚,另外,他们当地老百姓也是最了解的。
2014年,我应江西兴国五个东家的邀请前往帮寻龙点穴断验阴阳宅,过去时我就对学术传承一事抱着一种探寻的心态前往,五个东家中,其中有一个东家他的父亲就是兴国县一个乡镇里最有名的先生,他兴国当地的徒弟有八十多人,这些徒弟基本上都是兴国本地人,而他的父亲年轻时投师于兴国县外地区的一个清末老先生门下,这个老先生所传授东家父亲的学术为三元派学术。可想而知,东家父亲在兴国县各乡镇有八十多个弟子,三元学术在兴国的流传已成为事实,包括兴国三僚廖姓的先生们基本属于三元派。期间我也在路过三僚村周边的村里多方数次询问过当地六十岁以上相信风水的当地老百姓,他们告诉我,凡生活好的家庭请先生基本都不请本地先生,而喜欢请福建先生,更不会去三僚村请先生,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时,他们笑笑说,我们本地人,自然知道本地先生根底了,几斤几两本地人清楚的很,什么杨公廖公后代,只能去骗外地外省的人,骗不了我们本地人。这个怪异的现象是我预想中的,杨曾廖赖所传承的风水学术必然是三合系内的学术,这从杨公诸经里面的原文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三僚村廖公后人廖姓用的是三元学术呢,难道廖公学的是三元学术,而三元学术是在清初创出来的,廖公那个时代是没有三元学术的,所以连学术门派都完体不一样,这不是非常耐人寻味吗!如果廖姓后人只精通三元学术,那么是不是杨曾廖赖的学术体系早早就因为历史传承的原因而在兴国及江西一带失失传了,而三元的学术反而在清中、末时期渗入江西各地成为他们后期学习留下来的学术体系呢!所以,并不是杨曾廖赖居住过的乡村,学术就能千年传承下来,也并非杨曾廖赖没有居住过、没有徒弟的地方,正宗三合体系的学术就完全不存在。
; C: W- T: _/ m$ O3 C/ l9 y1 v4 |" j/ K- S+ D3 m
从唐朝至今,朝代的更变,战火的洗礼,人们迁居本是常事,迁居自然会带走当地劳作技能、风俗习俗与传承的文化学术。比如,湖南凤凰县,其县内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从江西迁居过来的,有宋末时期迁来的、有元末时期迁来的,有明初时期迁来的,有清代各时期迁来的,其姓氏也非常广,吴龙杨田廖张宋赖谢黄等等,凤凰乡村里老百姓土房子内外的建筑风格,做泥大砖的模具、方式、耕田用的农具、披斗蓑笠、斗蓬劳动用具生活用具跟江西中部大部分民间百姓建筑生活劳动用具完全是一样的。正如湘西有苗族,而广西融水也有苗族,云南屏边也有苗族,广东也有苗族,虽然不在一个省,但其生活、劳动、风俗文化、建筑等基本一样,连所讲的苗话广西融水跟湘西凤凰的苗话口音完全一致,云南广东贵州等地口音上有区别,但大部分苗话还是能听得懂,而广西融水的苗族是清朝乾隆年代从凤凰县为了避战乱而迁过去的苗族。凤凰县的江西会馆是清末建的江西商会会馆,凤凰周边还有很多江西氏买的大片家族墓地,现在还有墓地碑界写着“江西墓地界”。
7 v9 s2 y- n, }3 Q
3 D' d7 ]5 u; Z3 v 笔者家族是元末明初陈友谅女方近亲,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时,陈友谅鄱阳湖大战败后,家族接到从鄱阳大战信史兵报,全族隐姓埋名西迁,西迁途中,有的在长沙留下定居,有的在常德留下定居,有的在阮凌留下定居,而我这一支祖走到了湘西乾州城留下定居,其宗族族谱写道:“我京公以家族传《青乌》、《葬书》等密传卜居溪头......,惟吴岳公不务正业,四处行走江湖卜地堪宅,游手好闲,因走苗境卜地堪宅与苗境吴锅补友善,吴锅补投岳公为师,随岳公飘流卜地,吴锅补短寿,遗其妻龙氏,岳公上门抚孤,后生子嗣。”从乾州城吴家寨宗祠族谱记载着西迁的历史,并提到从江西迁来时家族携带着《青乌经》、《黑囊经》、《葬书》等风水典著,而岳公在那个年代游历四方做先生,自然对于那个年代以务农为本的老百姓来说自然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人,可知元末在江西时家族肯定有着系统的杨公风水学术的传承。至于是从江西何地迁来,在宗祀记本里只提到小地名为“江西莫子园”,现在因历史朝代的更换已无法找到元末小地名是现今何地。而我祖上便是吴岳公的后人,因岳公抚孤,其徒吴锅补是凤凰县禾库乡龙角村人,而笔者祖上正是从龙角村岳公后人迁居于毛都塘村、凉登村,笔者曾祖父从凉登村迁居到现在我的村子---七都树村村,迁居到七都树村已有一百年了。到了我父亲又从七都树村迁居于千工坪镇上,而到了我,又迁居于凤凰县县城内。从笔者上十代传承的风水学识与理论实践操作来看,这一套风水学术确实非常完整,很多杨公风水学术在现今天社会上有的都失传了,各地都找不到传本,而我祖上有完整或残缺古本。
很多从学之人看问题只看到表面的现象,总以为杨公只有曾公一个徒弟,而廖曾赖公是唯一得到杨公风水学术传承的人。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正如我的嫡传弟子有几十人,其实有很多没有进入我嫡传弟子的朋友也常年跟着我学风水及外出做风水,往往这些朋友根本就不在我的弟子名例里,他们跟我关系有可能会比嫡传弟子的关系要深,交往还要多,跟师还要勤,那么想一想,杨公当时以风水为职业,除了他的弟子外,谁能绝对肯定他没有把学术传给好友或弟子外的有缘人呢?
% _" Q" [! K5 V: L+ _2 m+ f* \. v7 U* @6 w& x* L* ^4 K4 \
依笔者小时侯看就熟读过《二十五史》、《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等其它一些史记类的书,从书中了解到秦朝时,樗里子是最早与风水学术联系在一起被记载在史记的第一人,樗里子名疾,为秦惠王的亲弟弟,他为人滑稽而且多智多谋,秦时侯的人们称他为智囊,武王立他为相,樗里子疾他家居住在昭王朝西,因居渭南阴乡樗里村,故大家称他樗里子,他在昭王七年去世,在他去世之前,他为自己找好了安葬墓地,死后儿子把他葬在他自己找到的墓地里,墓地在渭南章台东侧,他在世时跟友人们说过,他已找到自己的墓地,他死后葬于此地百岁后当有天子之宫夹住我葬之处的坟地,而我葬之处必是王朝生杀之器所,百年后汉朝的长乐宫确实如他所说就选址建在坟的东侧,未央宫又选址建在他坟地处的西侧,而汉朝的兵器库正值其墓周边。所以在秦朝时,人们都说:力则任鄙,智则樗里。这就是中国史记记载入史最早的风水先生了----樗里子,因年代相隔太远,他的风水事迹只有这一点记载在史书上,史记不可能把他操作过的风水及学术一一记载进史记中,所以他有没有留下风水著作无法考证。后世包括郭公与杨公都尊称樗里子为正派风水学术的传承人。
朱仙桃作有《搜山记》,青乌先生作有《葬经》都在秦朝樗里子之后,跟樗里子学术的联系无法考证。汉后,晋代时期,在史记记载的朱仙桃、青乌先生之后,郭璞字景纪作有《葬书》、《锦囊经》,郭公的学识也是在樗里子及朱仙桃、青乌先生之后,郭公广阅前贤之书,后作《葬书》得于确立正派学术的传承。而当时前后朝代还出现了很多从事地学研习从业的先贤之人,如陶侃作有《捉脉赋》,韩友作有《相宅茔》、舒绰等人当时在风水学识与造化上不在于郭璞之下。晋后,唐李淳风作有《阴阳正要》及一行禅师、司马头陀作有《司马头陀水法》至今天流传于世,而唐中期刘白头作有《海底眼》,陈亚和作有《拔沙经》,均为正派流传,只是他们不以风水为专职,所以后世把他们作为旁传之师。这些书从原文来看基本理论体系在学术上都是一样的,正如现在民间的日家择日法,在全国各地民间先生运用日家择日法的方法及学术理论完全是相通的。
% \) M2 i/ W! c R" }
2 s+ \; r1 h, W7 u+ p4 W7 F+ Q
直到唐末杨筠松字叔茂窦州人,江西人称他为救贫先生,作有《疑龙经》、《撼龙经》、《立锥赋》《黑囊经》、《三十六龙》等书,他是集前贤之术进行总结编著,后世以他为祖师,这就是后人的事了,哪个是祖师并不重要,因为他也是学前人留下的学术。在僖宗朝时期为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之事,其实在他那个年代,从事风水研习传承地学的人,不止杨公一人,在杨公之前的先贤们都有得意的门徒,只是身无一官一职,想出名只有祖坟荫护了,往往身居高位的人搞这个地学容易出名,现在的社会也是一样的,这跟人们好交富贵之人而远离贫困之人的人性有关,俗话说:富在深有远亲。现在是这样的人际交往道理,而古代也是一样的,为了求一官半职,很多求仕途的人为了达到进入仕途是不择手断的,很多史记都有记载这方面的真实故事,而当时杨公身居高位,在位时,马屁精那就不用说了,就算隐居后,自然跟随者也是不少的,因为杨公有那层关系,而跟随的人各有所求。杨公也是总结先贤的学识进行编著作书,当时学术并没有乱,所以杨公所总结先贤的学术跟其他没有出名的先贤门徒的学术大径是相同的。
杨公的徒弟很多,曾文遄是他的高徒,江西宁都人,作有《阴阳问答》而且在风水界里曾公也不是专职风水行业,所以被列为为旁传之人。杨公高徒又有范越凤,湖南洞微山人,现在已找不到洞微山在湖南哪里,作有《寻龙入式歌》因他当时在官场为官,不专职于风水行业,所以也作为旁传之人。杨公又有高徒历伯绍,江西人,具体江西哪里现在也无法考证,其也不以风水为职业,所以也作为旁传人记载下来。杨公又有高徒刘淼,字子先,湖南人,作有《倒仗法》,因不从事风水职业,所以也作为杨公旁传人。杨公又有高徒叶七,传记为叶九升之前祖,其真假无法改证,是杨公行走江湖常带着走山的跟随之人,叶七为杨公背水背食物的高徒,此人深得杨公信任,鞍前马后,负责杨公行走江湖的起居饮食,笔者认为此人得到杨公的学术最多,因为他常年跟着杨公实践操作跑山,不管是实践操作经验上,还是学术上,杨公是无法隐瞒这个人的,正如笔者这十四年来在全国操作风水时,带着徒弟跟师操作,笔者是无法隐瞒学术的,因为临坟临宅而断,必然涉及最实用的学术,最经得起考验的学术,所以跟笔者多年的弟子在实践操作与学术理论上是最全面的。
杨公又有邵庭盘高徒,到底是哪里人,史书上都没有注明。杨公在世的时期,肯定还有很多徒弟是没有录入史书中的。到了杨公去世后的下一代,赖文俊为江西宁都人,他是曾文遄女婿,后人称之布衣,曾文遄为杨公旁传之人,而到他的女婿布衣却被立为杨公第三代传人,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人们因他们的名气而帮做出的正旁传人的人为行为,而曾文遄还有很多徒弟,如苏粹明等人,更有很多徒弟都没有出现在史书中。到了后来,丘延翰、方十九、张五郎、丁珏都被做为旁传之人、而濮都监作有《雪心赋》又被列为正传之人,廖禹(廖金精)作有《作穴法》《鳌极金精》又被列为正传之人。孙世南、李五牙、王应元、李鸦鹊、赖白独、钟可朝、曾道立、李普照、谢介等人都是宋代的正传旁传之人,其学术跟杨公的学术是一致的,但其师承都不一样,这些人也是宋代之前的明师,可能跟杨公之前先贤之徒流传是有联系的,其师承不一样,但学术跟杨公一派的基本是一样的。
{3 C; [% ~# b: X8 `9 O, D
x( X1 R g" _: w, l/ V& j& H
而宋代的唐九仙、陈希夷、胡矮仙(作有《三十六》)、张子微(作有《玉髓经》)、谢子逸(作有《三宝经》)、刘七碗、郑彦渊、刘子固、丁应之(师承胡矮仙)、丘公亮(师承胡矮仙)、刘景清、刘应实(兴国人)、弟子翼(师承刘七碗)、王禄道(师承刘七碗)、建心仙翁(师承刘七碗)、刘正元、刘景明、刘谦(作有《囊金最实金》)、刘棰桃、刘见道、谢和卿、刘雪山、刘二郎(师承刘禄道)、刘子仙(师承刘禄道)、吴景峦(师承王禄道)、宋花师(师承王禄道)、刘勾力(师承王禄道)、萧才清(师承刘谦)、廖信莆(师承刘种桃)、李蓬洲(师承谢和卿)、刘云岫、孙伯刚、刘替、传伯通、等等,到了清代后就不必笔者去讲述了,风水先生太多了。明末清时期蒋大鸿出生之前,这些明师因专职与否都被后人标之为正传或旁传,都是杨公风水学术传承正旁传承之人,其学术体系基本是一致的。
/ ?" n$ d" R/ S" N9 }- m7 M$ R
; H3 B/ X" H" Z! g' Q* g4 W 直到清初蒋大鸿出道著书出名后,风水界的学术开始乱了,蒋大鸿依张子微(作《玉髓经》(本来只是运法)九宫飞遁山水运为蓝本开创出了三元学派,其私自以三元九宫学术理论篡改《青囊经》《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原文,把相关天地人三元术语加了进去,蒋大鸿依三元学说编注有《都天宝照经》,并开创三元盘,其间蒋宗城写有《蒋宗城式罗盘》,并赞同蒋大鸿《都天宝照经》并做了详细注解,从蒋大鸿之后,中国再也不只有杨盘(三合盘)一种罗盘了,三元盘开始出现,蒋大鸿与蒋宗城为人处事都是非常高傲好争斗之人,批天下之书为伪书,还写了辨伪之书,天下之书都为伪书,唯蒋大鸿及蒋宗城之书为真书,其三元派在蒋大鸿的创立后完全否定了从秦代樗里子到郭璞、杨公及明末期间所有经著,唯蒋之书独存真理,并批天下留有杨公诸经典著都为伪书,而只有蒋大鸿篡改诸经原文为三元派开创提供理论基础依据的书才是真理独存之书,而蒋宗城也依自己的见识删减古经,从此后至今,风水学术百花齐开,学术可以说达到“盛世”。
4 e2 p, m" s# v% l
; R, }! W6 L- s' L$ F% U/ l
笔者虽然一介布衣,但并不满足于祖上传承的学术,笔者还对所有出现在市面上的学术都进行了深入研习,用真实的案例对比分析,丰富自己的学识与经历,剖开杨公风水学术传承的历史,让读者更清楚的认知杨公风水传承的历史源头,希望读者与笔者一起探寻风水学术的真理,共盼美好的文化明天。
(笔者:吴建华)
湖南省凤凰古城
2019年9月1日
+ r% c2 A0 S$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