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风水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36|回复: 6

介绍几种不花钱或花很少钱可以做到的大善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1 18: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介绍几种不花钱或花很少钱可以做到的大善事。 6 h  }. O$ s* f& M5 a3 t/ x. a
, l# ^9 O  v" G: S
  “做善事、种福因”的门路固然广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机会才能做的。如救护病危的人,成全他人,扶失明人过马路等等,而这些机会也不可能每日都有。如果立心刻意去做,也不可能一下子做得多。当然,有心去“种福” 的人,平素时都不会放过每一个种福的机会。 6 p( q) ^* E. I9 S

) R) ]6 f( z% s, G) u. d9 {  但是,如果要下决心改善命运,则不能“等待”这些机会的来临,必须自己主动,尽力争取,不停地“种福”,才能从速改善命运。
) ^. g1 X' a3 O: k
$ h. k1 c& ?- |+ X- e# F  那么,应该如何选择自己既可以常常主动去做,而且又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效果又较好的“种福”之门呢?/ y9 \' Y* D8 T$ V- H: U

& P. b3 {5 F* _5 o3 @这里介绍几种既省钱而又简单易做的方法: 7 i7 u3 H: p; n+ A$ ?, K$ y! F; m+ `
- x+ x2 Z# ~8 N+ j5 a
  A、第一个方法:持诵经咒,
' {3 b* X# [" V4 n# ~
2 E2 H5 [, s* K  这是不花分文的最佳法门,无论贫福均能为之。但非有“信心”和“恒心”不可!
9 d* [# W, i  B  E* r# D
2 L: ?. w+ Z3 A9 J% \2 Q$ T  持诵经咒,要有诚心,亦要有信心,更要持之以恒,积月累年,不可中途而废。这样才有效果,持诵越久,效果越大。 , o6 W9 t8 k. f9 ?

* P3 q7 D/ @# h( g) g9 `' d  b  经咒是佛菩萨渡世之法船,持诵经咒即是上法船,可由此岸达彼岸。 - B2 H7 Y* ]4 C# d! a$ a
: B& H3 O# B0 G% v; i
  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持诵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为他人持诵,久之亦可消除他人之罪孽,使他人获福。经咒之力,可以化解一切横祸凶灾,亦能消除疾厄痛苦,更能转化坎坷之滞运,成为坦顺之途。
6 q/ H. t8 h$ V: z4 v3 o9 n) {
$ z( y& H7 M* d- G  各种经咒,多数都有佛菩萨的誓愿,持诵的人只要虔诚专心,久而久之,自能感应,佛菩萨自会依照他自己所立的誓愿,来成就持诵人之所求。
/ D% O& {4 b* Z% `' [; |2 U5 j% s+ O+ O" b  e6 s. o
  例如“大悲咒”,观世音菩萨曾经在释迦牟尼佛祖座前立誓,说:“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诵持大悲神咒,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可见观音菩萨对大悲咒之誓愿不轻。5 b" n  Z- r  v6 i! [2 `

4 V2 {% u- |+ |* ?" x  又例如“准提佛母神咒”,是释迦牟尼佛祖在衹园会上,哀怜末世众生,恶业重、福德薄,容易堕落到恶道轮回之中,故说出此咒给众生诵持。持此咒者只要每日诚心持念一百遍以上,久之就能消去一切灾难病苦,能增加福寿,每日持斋诵念百遍,念满四十九日,菩萨就派两位神来常常跟随持咒者,暗中护佑,一切灾难不能侵害。若念满九十万遍,可消除一切五逆十恶等重罪。 * y1 T# S4 c; w1 T

9 V+ e9 F+ B& U0 ]* s5 X2 R/ e  又例如“七佛灭罪真言”,是佛祖为众生消除前世今世之四重五逆重罪而设,使诵持者消除本身罪孽,化解一切恶因恶果。 ! K' m3 m( Q) C1 Z8 V# r6 V
* `2 p* _( c/ h/ R  O4 |, @9 L
  经咒之法力是不可思议的,世人的运途种种阻滞,究其根源是造下了“恶因”之后的报应。而经咒之无穷法力则能够化解种种“恶因”的循环,因而自自然然就能将恶运转化为顺运。这是彻底根治的法门之一。
. g5 ~% o4 `) V- ]( Z
1 G3 ^9 f1 M/ U0 e: E4 X. A  持诵经咒的方法,最好是每日清晨漱洗后,焚香虔诚诵念。(在未有进食之前晕腥五浊之气未染,较为清净)。若家中有供奉神佛者,可在神位前焚香跪念,亦可选择一清净之地焚香跪念,但最好到附近佛堂去念。持诵之人暂勿吃牛肉狗肉(食牛犬肉,血口诵经,罪孽深重)。最宜每月朔望持斋,或每月十日持斋(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月小改加二十七)。或每月六日斋期(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月小改加二十八)。 4 o$ m7 M. f5 L( D5 }8 N& X5 C* ~

! Z' v' Q( O; ]- Z  n' Z  持诵之人可自己选择一二种经咒作为长久奉持,不要贪多种。念时心静气和,双手合掌,垂目专心不要贪快,可小声念,亦可默念,自己一面静念,一面要静听,将自己所念一句一句听回心中,做到“出口、入耳、印心”。如此久之,咒力印心,速获感应。念完之后精神爽利,心中充满祥和之气,情绪特别开朗愉快。
, Z1 Q6 s4 F/ V# Z& y% W! m* x0 s6 s( ?
  注意念时要尽量排除杂念,初持诵之人,定力不足,杂念纷纷。要逐步训练自己,日久自能达到“心咒合一”。如果是“有口无心”或“口是心非”的念诵,喊破喉咙也不会得到丝毫效果的。 1 x6 E) p' k8 u1 Z) ~9 v
- J5 @' U- o; V: Z/ s
  经咒有《金刚经》、《阿弥陀经》、《心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地藏菩萨本愿经》、《太上感应篇》、《关帝觉世经》及《文昌帝君阴骘文》、《七佛灭罪真言》、《准提佛母神咒》、《往生咒》、《六字大明咒》等等,皆可选诵。 6 V4 Y3 A* ^. L3 A9 I

. q- Z$ [# [- e' e0 z  B、第二个方法:放生。
( Z7 [: g& \0 j: `
; _9 T& X- m7 M  O' l, j  N) Z  除了持诵经咒之外,放生亦是积德造福的好方法。 + J7 c9 e) c1 w3 b

4 F1 l+ X5 [- o4 ^; F+ d' `  世人为求享受口腹美味,极尽杀烹之能事。仅香港一地,每天在屠房及厨房内杀害的六畜牛、猪、羊、鸡、鸭、鹅和海鲜、鱼、虾、蟹、蚬、蚝、螺、蚌,及至乳鸽、鹌鹑、蛇、鱼等等,其数以亿计。使整个香港充满杀机和戾气,这无数的受害生灵怨气,日积月累,无形中会给人类带来祸害。愿云禅师戒杀诗中有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由此可知世人每日都在制造罪孽。现代的医学家已经证实到,多吃肉类会给人带来种种疾病,多吃海鲜的人很容易染上各种奇异难治的怪疾。这些事实是从有形有物的科学研究中得出来的,而存在于无形中的种种果报因素,尚未得到科学证实的仍占绝大多数,在偏重物质享受的现代社会,人们对此早已麻木不仁,这是人类可悲可悯的一面。
5 f, `- T. M1 e- p/ ]; ]; A) H* ^7 W
  但如果有人能注意到人类在这方面的罪戾,你就会渐渐有所觉悟和反省:六畜动物亦是有灵性有灵魂的生命,人类为什么要“弱肉强食”呢?难道它们真的生来就应该给人烹宰的吗?它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自然生活规律吗?人类不吃它们的血肉就不能生存吗?人类是以这种残忍血腥的行为来成为“万物之灵”的吗? . G+ v. R2 D/ j- n- z9 ~

; a# {! p0 I9 A( Q. C' W  从六畜动物在被宰杀时的种种痛苦挣扎惨状中,已足以证实它们的灵魂对人类的怨恨,亦足以证实人类的残忍。相反来说,假若有人能使它们死里逃生,给予它们一条自然生活的生路,它们的内心将会充满感谢,而亦足以显示出人的仁慈美德!
7 S4 A( @, T! T/ L! y
# K9 p3 L& r6 R# V: `  因此,注重积德种福的人就在这方面下功夫——放生! 9 w' ?" ?' x* o% x( c

8 k9 h0 I9 t2 q5 e  放生不仅是给动物死里逃生机会,在冥冥中也为自己本身安排了一条“绝处逢生”之路。在消罪解孽和积善种福方面来说,其无形的功果更是不可估量的,尤其对于患有顽病怪疾,或求寿求子求健康之人士来说,“放生”更为重要。
& K+ a4 j" s: l* j7 L& P  y1 J
  放生应注意的事项,如属于咸水的海鲜鱼类,则应该放回海中。如属于淡水的鱼类则应放到水塘中。鸟雀应到山林中去放。以使它们回到适应生活的大自然中去。 6 q' J2 S2 Y5 t& E

* A+ n2 ?, V1 G+ f  放生宜选择鱼类、海龟或淡水龟、鸟雀、鹌鹑等。要常放,最好长期放,或许愿每月若干。又或许愿放生若干为一愿,不限时间,越早完成越好,完成一愿后再又继续。像袁了凡许若干善愿以求某事达成一样。
, k: M% D  {& x+ _9 q- u2 _& r: Q' g
  放生并不须要花很多的钱,如果经济不富有的话,可用“积沙成塔”之方法,每日积蓄三元或五元,则每月亦可积到九十元至百五十元放生款,但要专款专用,要有恒心和信心。
3 b/ v5 E$ V" u" q% M0 C2 s0 r% N9 [  h* Y6 p$ n, I4 L1 n. }, B
  C、第三个方法:发愿吃素。
7 C+ Q# z1 R2 b$ I! _0 y& _7 w0 X7 M
  这又是一个不用花钱的好方法,但港地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视各人的职业和处境而异,亦视各人的意志及克服力之强弱而定。 : h( E5 X$ H+ u; b/ Y
9 J( J1 D- N, Q% P# g0 ~$ L* O
  发愿吃素不一定是要终生吃素,可根据自己本身的处境来决定吃素的时间长短,有的百日,有的半年,或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不等。又要视本身所许之愿力大小,所求成就之事情大小而定。
* h! G4 x4 Q; H/ T
' e$ N/ n( _/ [  I  譬如,在姻缘方面挫折太多的人,辗转阻滞,一直得不到成就。可根据自己的处境发愿吃素二年或三年,以此功德成就美满良缘。
  j; i( E9 U) K2 ~% L' E
% t5 |# s; z2 S5 y: {4 Y0 r2 X! [  又如在事业方面一直受到挫折的人,可发愿吃素三年或五年,以此功德求事业稳定平顺。
- q* [, ^6 B4 X3 C4 t+ R
' h2 i  Z7 x* t- p0 r2 D  发愿吃素者最好亲自到佛堂或寺庵之地,事前沐浴斋戒,诚心而隆重其事,跪在菩萨或佛祖像前誓愿,以求成就某事。不一定要呈疏文,但以一心之诚,自可感应到诸佛菩萨。 0 G% I6 q8 Z  C4 @

. s! q7 Q3 ?7 a. |4 g2 }9 v  发愿者要说到做到,切忌破戒,否则罪恶更深。
' R( a5 A5 S; _0 J' i% @
9 G! n+ a* X2 y+ ^) L+ M' C  发愿者亦切忌杀生,发愿求事切忌求邪事。如求姻缘切忌求邪缘,求事业者切忌求发大财,更切忌求股票炒金及赌博等不劳而获之财利。
: n# Y, t- z2 a; _- c; v# t! v" p; ?8 {: r$ x7 l' _
  D、第四个方法:直接施济孤贫。
' s2 [' Z8 s% |8 [+ F9 P' E3 {7 U
  这个方法虽然须付出财物,但不一定就要很多,可量力而为,种无量之福。 - m, t6 g, @5 D+ q1 ]" T  O- \0 c8 g
9 S8 _. m* d  Q5 g  v7 C
  我们时常可在报纸上看到报社呼吁市民义解善囊的新闻:或某某地某某人因意外死亡而造成全家老幼顿失生计之悲惨;又或某某人年老伤残无依而致乞卧街头,受饥寒风雨之苦;又或某某人长年卧病不起,六亲无靠,两餐不继,贫病交迫,苦不堪言。 - C) |3 U1 e8 b8 u+ j( g: m
% h/ u6 S& [. _; O8 N
  诸如此类之凄惨悲剧常常会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群里上演,稍有同情心的人看到或听到这些悲剧时都会由内心感到悲哀和怜悯。因此,不少慈善人士义解善囊,汇款由报社转交到孤贫者的手中,这些慈善人士正在广种福田!为自己之将来种下无量无边之福! 6 I7 Q5 ~* o3 \
+ U* K$ _9 r6 D$ Z9 H( u
  前章已经说过,种“福德”之大小并非视“善款”之多寡来衡量的,而是视“出心”之深浅来衡量的,因此,善款之付出,可量力而为。只要种福者时时培养这种慈悲心,不放过每一个行善的机会,善款之多寡不拘,量力为之,则福德之功不可量矣。3 G: y5 g7 Q6 S% l& I$ y: o: }

. i9 D8 ~2 h1 G/ i  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是亲自将善款交到孤贫者手中,可按照报纸上所载之地址前往探访。经过亲自目睹他人之凄惨境况,更能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这慈悲心肠便是菩萨心肠!捐善款时不要留下自己的姓名,施恩不图报,免得受惠者耿耿于怀,这是“无相布施”,功德更大。 6 ]5 v5 |% t( W! i0 v  d
1 i' }. }& }$ H% k- J# r' K  V
  E、第五个方法:探访老人院。
3 {' ]6 ]0 W& x. B
1 H9 M, @6 B! ~1 o6 W9 f5 b  这个方法最好是由数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人善款不拘多寡,量力自便,将善款全部买食品,如水果、饼干、奶粉、日用品等,然后送到老人院,分给老人。
$ [# F7 b+ x! f4 f+ S
+ X$ i6 d& c& w5 T# W5 Y  老人院(或安老院、护理院)里的老人,多数是六亲无靠,孤独无依,更不少是身患疾病的,内心的寂寞和悲哀是可想而知的。她(他)们需要亲情、温暖和照顾。由于人体筋骨气血的衰老退化,她(他)们手脚不灵活,行动、穿衣、饮食等种种不便。尤其是“护理院”里的老人,大多数是病人,穿衣参差不齐或倒翻,须人帮忙,饮水喝汤流出嘴角,流湿衫襟,须人照顾,尤其是心灵上的寂寞和悲哀,更加需要得到温暖的慰问。因此,探访慰问老人是无量的善德,可种无量之福田。 6 i) T+ l/ S/ B+ C9 x: A# w9 g

6 M5 p6 O6 ~6 n' ]  g8 X  如果你有探访老人的经历,在分送礼品食物之时,见到她(他)们蹒跚前来,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食品,两眼噙着感动的泪花,面露笑容,有的迫不及待用颤抖的手剥开果皮,将果肉放进脱落牙齿的嘴巴里。目睹这些喜悦的镜头,在分享老人的欢乐之余,你将体会到自己的善举有多伟大。
& c" D6 {, ]# S5 k# \1 `# e% d+ z& `  o5 F# X# w( \
  F、第六个方法:探访孤儿院。
0 n# C! P- M# P* e) d* L( y) l: H3 q! x/ L8 }+ {! N; N2 K. X( Y5 l
  独自一人或数人同行皆可。携带物品范围较广,食品、玩具、衣物、益智儿童读物等等,在探访时间内前往,分给孤儿。 - D1 E2 A# A* y5 K# x" Y! [

' m) ]1 R$ i) X! {; T  孤儿们失去了父母的扶养,得不到普通儿童所拥有的母爱和家庭温暖,生下来就饱尝孤苦伶仃的辛酸,在童稚的心灵上受到了永难平复的创伤,他们的境遇是人生一大不幸。他们需要母爱般的怀抱,心灵上的安慰和良好的教育。
4 @+ q& Y4 m/ e/ _$ g- q9 ?
' |- o& H4 G+ i/ V  我们用一些物质上的施舍,加上一颗“爱心”,使孤儿们得到心灵上所需要的温暖,在无形中已经种下了福因。 / r6 T: D  Z7 I! Y( [9 d
5 u/ F1 b9 ]7 b* {0 V% L. J
  感受着孤儿们的欢笑和自己心灵上的快乐,不是种福的最好引证吗?
: R, m0 ]; |4 b1 D5 H+ H) ^
$ y( w( L' J. w  G、第七个方法:捐印经书善书。 ' n: o# D" @" f" z
" x- p6 |. s+ g6 b* N1 w1 Q# a/ k
  经书善书是诸佛菩萨济世渡人、救苦消灾的苦海慈航。推动经书善书的传播流行,是宣扬诸佛菩萨的慈悲心肠,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因此,捐印经书善书是广种福田的最佳方法之一。 3 C. O+ H& b" i$ |, e$ e

( V0 t5 J5 J* [" U, \- x% C. C. Q/ O  经书善书宣扬因果报应,能抑制人类的作恶心理和行动,能使恶人循规蹈矩,使社会减少罪恶。又能鼓励人们增加友善的信念,互相让步和忍耐,增进社会祥和的气氛。 ) A- J: A) @+ S- I* n) t% y. B7 ?5 J; \

% b& f5 G- f3 }0 [: N  所以,有心行善积德之士,是不会轻易疏忽这个最佳机会的。
$ M0 F2 R9 [2 X% {  w& c! T; \
  捐印的数量又要视各人的经济环境,但是,一切善行的深浅绝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以“出心”的深浅作为准绳。“出心”即是“发心”,发什么心?慈悲心,菩萨心是也。(本文是转贴)
发表于 2012-11-11 21: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本是道,道化化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五行。
发表于 2012-11-16 08: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1-16 21: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8 21: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制粘贴连字都不用打,楼主是香港的吧
发表于 2013-2-14 02: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有用可能没有!何为禅?何为道?由心而生,不求回报才有效果,不求报为何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杨公风水专业论坛 ( 湘ICP备11011192号-1 )

GMT+8, 2025-9-10 05:55 , Processed in 0.1714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