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风水专业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57|回复: 0

风水名师--吴景鸾风水方法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3 02: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痕印 于 2011-8-15 16:10 编辑 # L( ~( m. K' j. G$ g

$ @% u  h5 k" s) P6 T% q+ O                                                                    风水名师--吴景鸾(转9 F# B$ i: H/ m/ ~5 E
+ S& ]4 |5 _0 j/ A7 ^* s( Q
       吴景鸾原只是在民间帮人看风水的一个术士 宋朝因为国势衰弱更加相信风水 & B, `0 F% Z: L3 I" w1 |$ d
故于宋庆曆年间进入朝廷 而成为所谓的国师 当然如果就宋朝的历史来看 都只能称为亡国之师了
# c6 A$ t7 D, e. O       因为这些国师并不能帮助宋朝免于灭亡 反而是加速了宋朝的衰弱与灭亡,吴景鸾也被风水术士们尊为一代大师。
' z7 v: I6 W. T% D# h8 m" F: G       而据吴景鸾的自述其也得到历代风水的真传,因此吴看风水的方法 在某方面来说就值得我们研究,看看在到处都是伪术伪诀的风水界中,吴的真传真诀到底是怎麽来论风水的。9 P/ p" |  ?& ]8 L8 W6 A5 S+ n
       依照王亭之所述 中州派的祖师为吴景鸾 所以传了紫微斗数和玄空风水。这个基本上可信度可能蛮高的,因为吴的父亲吴克诚 本身就是职业的命相士 但是因为一直感到没有真正学通,所以不远千里跑到华山 跟当时有名的陈希夷拜师学习而得到了斗数与风水的两个秘诀。
+ F4 K0 r5 u* B# F      而陈希夷的风水术 则是从曾文迪所得到的 应该是风水中所谓最正统的术数,所谓正统的风水术数,这主要是在唐朝时一个叫丘延翰的人得到神人所授(该不会是外星人吧 呵呵) . _3 T5 G0 i3 t, v. p5 p% ?1 _
       而唐玄宗后来召其入宫 丘将神人所授的天机书和自己所写的理气 心印 共三本书进呈 而唐玄宗以玉函金柜密藏之,唐玄宗感到这门术数的神奇 又怕民间也有其他人会使用,因此就叫当时的一行禅师 伪造了一些风水的方法 这也是所谓风水伪术的来源了。 . f$ M. n1 |& R7 j& V
       当然风水术 在后来的历朝历代中 恐怕也免不了出现一些皇宫故意流出的伪版,后来京城战乱,江西的曾求己和杨益在军中趁乱到皇宫宝库裡搜刮东西 而无意中得到了这三本的天机书。自此这个风水真诀就流传到了民间 故后来有曾文迪与杨筠松曾公与杨公之名。
: f5 R# h5 I9 `: F% Y) q       照一般的说法 曾文迪是由杨益(即杨筠松)所传 所以杨可能本身就已懂得术数,后来得到了天机书 因为有术数的基础所以很快就学通 然后再教曾文迪 - ^+ u7 }9 t4 I* U! C3 f
       吴景鸾的父亲虽然从陈希夷那边得到了斗数和风水的秘术 但不幸早逝,吴的祖母将吴父亲写的秘诀保存 并在吴十几岁时 开始教导吴认识这些书的内容,所以如果从风水界很喜欢动不动就讲的真诀 讲的正统,吴可能自认为自己算是得到了正统的一脉相传
7 ]* G$ S' y- h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分析吴在判断风水的方法
0 E! Q  |* Y8 `* M3 B. C8 ]0 E       对喜欢动不动就真诀不离口的人士 对那些开口闭口都说别人是伪诀的人士 很有一些价值了,依照吴在当时朝廷的地位 我想或许整个宋朝的帝王陵寝也有受到吴很大的影响 . u) ]' |8 X8 r8 R& A3 r
       在吴景鸾上奏的辨牛头山陵表 算是吴对风水看法一个典型的代表,由于是上奏皇上 所以吴不可能像一般风水术士们 弄出一套真诀不传的说词。而且吴在此表中 更把自己一家老小 甚至全族的性命都赌上了,那麽他必然要拿出全部的本领跟自认有验的真功夫了,辨牛头山陵表 主要是吴景鸾反对邢中和的看法 认为该山不适合作为陵寝 。
. L9 _  A# d7 v4 k* J  z, E    其论如下 / H2 T) Z) A* f( V4 {6 x6 `
    龙脉偏枯       山岗撩乱
! p" ?6 o* q2 g: f+ Y     山不高于旺相  水不败于鬼乡
1 I# C, G7 P0 u$ h& y* u     白虎峥嵘      青龙低陷 5 N  e4 O$ m" f6 Q
     箭风剑水      暗射交冲 # t" q  u; v; I0 l+ f; I
    三劫贼山       照临凶位
8 \7 Y, q% Q+ X    八煞恶水       流入刑方 # g6 J# {5 P" [+ i( F
     玉堂缺陷      宝殿空虚
1 y4 R4 h8 r% P0 `     坤风直射      未水倾流
2 V2 h- ?2 U! v7 ?' _2 z     己方杀见      牛地劫冲
9 v; P, D4 S: L9 }# F* Y- \! O     山不高于旺相 是指左青龙方低陷 反而在白虎方高耸 ,水不败于鬼乡 则是指水应该流在艮方 但是却从未方倾流 2 f. k6 X/ b8 ^, F3 M$ ^
     事实上 我们可以看出 它整个地形就是东北高而西南低的地势 因为水是往低处流的 ,箭风剑水 暗射交冲 暗射指水依反弓而来而非环抱有情 而水流笔直细长似剑 ,箭风则指两小山之间的缝细 如箭般的形状 因吴在一开始就说此山是山岗缭乱了 。所以应该有不少的小山岗存在 故而造成了这种现象 。
) `( Q1 V8 N4 d& p' l7 i    而此山缝位于坤方又和反弓后的未方流去之水相互交冲
3 X2 K: W1 p3 z  `: a5 N" x    三劫贼山 照临凶位 指右方白虎方 有三座山头照临 6 {" @0 ^, M0 l4 ^2 f; w
    玉堂缺陷 玉堂即明堂 指前方不平坦而有些凹陷之地 9 D. y$ ^. P, S; G0 ^& }
    宝殿空虚 宝殿则指后方 后方空虚表示该处并非靠着背山 而是在山坡的台地 : ^3 S: ^  D! e$ u+ j! H5 W
    我把整个地势跟形状 自己想像了一下 大概画了一张简图在附加档桉
' T6 {$ g) J+ F  R- I& y    吴景鸾于宋庆曆元年辛巳年进入宫中 仁宗庆曆在位四十一年 有庆曆之治的盛世,到了乙巳年为庆曆十五年 所以吴在宫中已过了十五年的时间 这表示吴在这十五年内都还能受到皇帝的重视
  j9 g& c7 a5 b7 {    而此表的提出 应该在甲辰年初或是癸卯年底 3 Q6 b! V3 P  K6 R! y' ], g' j0 {
    在宋仁宗庆曆元年 国家即面临西夏的入寇 而由韩崎与范仲淹抵御 仁宗四年与西夏议和   C2 r6 S2 v3 H2 T5 Z
过了八十三年 发生了靖康之祸
( K+ d8 ^) ?5 e0 D/ R3 S5 a) V    吴判断乙巳年随方兵起 这是主这个风水的应验期
" G/ |; o, v' l8 w    而至丙午则逐处祸生
8 I5 D0 ]+ a3 A4 L    丙午正好为座向 1 u. V/ K  W4 Q3 p0 |+ [* Y
    吴推断乙巳年 主要是在巳方杀见 所以见杀而断兵起 ' k- D5 c0 P2 Z0 n# n: ]
    至丙午年逐处祸生 则依座向所遇
! _. F" g# y( y# I, a* C    三劫贼山 八煞恶水 玉堂缺陷 宝殿空虚 坤风直射 未水倾流 牛地冲劫
3 Y9 B/ U0 {7 S* e0 e2 ^; l    共有七处问题 所以其断为逐处祸生 其断会有几个现象
- R, I/ ^3 m& k+ h9 K& a+ n    剑刃长凝于赤血 人民尽染于瘟疫 户口逃亡 军兵反叛 财输北阙 位失南朝 % Q7 K& ]4 a2 V  S& g7 ?, L) {& o
    说明如下
, y: n) e! E+ u6 T    剑刃长凝于赤血 是依剑水而推断
% |+ K9 [# _6 ]- W1 Y4 S    人民尽染于瘟疫 是依八煞恶水而推断
) e, B( b0 Q+ r/ c& T, s/ O    户口逃亡 是依牛地冲劫而推断
4 E) i4 A# V  p0 e$ o2 K0 E7 d    军兵反叛 则依三劫贼山而推断 4 G" v% k* E) ^4 F. ~% _; X
    财输北阙 则依宝殿空虚而推断 ) L% G6 J2 q0 g
    位失南朝 则依未水倾流而推断
2 ]& w' Z+ j. N/ d0 z    此又为全息律的一个观点 形形相应
8 Y8 F* o5 q) i    综观吴判断风水使用的方法有那些呢
# [: C( L( l( c4 X. t/ u2 Y& n    见杀之方 为应期年
! Z. W) S/ z- X) E; |; r2 m0 K    坐向之方 也是应期年
  F4 O6 X' U$ j6 l    以八卦方 来推应验的六亲
+ \. x1 I* i( v/ F/ ?2 p7 e    以形象来反推实际可能的现象 ) B* \  B4 k* \2 l4 x! s/ F2 a
    相信以吴景鸾在风水上的体会与能力 所会的方法应当不只这四个方法 ,但是在吴景鸾以自己性命来做赌注 要求皇帝先把自己关起来 若不应验则不但赔上自己的性命 连全家老小都要赔上 ,因此在这种情形下 吴必须拿出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看家本领了 ,所以这四个方法 可以说是吴景鸾真正的心法秘诀了。 & A5 R( m/ U1 t
    因为吴不但是用自己的命来做赌注 还用全家族的命来赌 这赌局也未免太大了,不知现在那些整天说别人是伪诀 只有自己才是真诀的人 有没有吴景鸾的这种气魄呢 ,当然吴如果光有这四个方法 其实还不够的 ,因为要注意吴景鸾在一开始 所提到的龙脉偏枯 山岗撩乱 白虎峥嵘 青龙低陷 ,这才是吴敢大胆断言上疏的关键基础 ,吴景鸾非常强调所谓的体用 并认为这是风水会有吉应的关键 ,因此龙脉偏枯 山岗撩乱 白虎峥嵘 青龙低头 就是吴所谓的体了 ,而其他诸凶象则为用
* [* u0 v9 ]1 L" b5 ?4 n) c        吴的这几个方法 有没有流传下来呢 ,我知道南部有位风评很好的风水师 他差不多是用这四个方法在看风水的 ,呵呵 照一般风水大师们的习惯 我这篇文章恐怕要值数十万元的价值了 ,因为吴算是得到真正的正统风水真传 6 g* x4 z6 L% d. ]* H) T7 w
       可是读者如果看了 会觉得怎麽这麽简单阿 一般风水大师们不是都说风水多玄奥阿 多深奥阿 ,所以说真诀一张纸 ,假诀万卷书了 ,那些写了万卷书的人 ,还到处说别人的是假诀 ,吴在风水上 最大的领悟则是体用 ,这反而是一般喜欢弄风水秘术的人所不了解与无法认识到的关键 ,所以吴自己说 洞究其说 始知体用 閒有扦择 咸获吉应 ,也就是说吴学了很多风水的方法 但是一直到领悟了体用这个观念才有了十足的把握 。; @" R7 b. h3 m! {  w/ j; f, [( E- a
       吴选择地理风水 必先看其体 如果是龙脉偏枯 山岗撩乱 白虎峥嵘 青龙低陷 ,那麽此地即不可用了
9 m0 _: E2 c% f. r& F# w. T       其实看体最难 学用则快 因为很多时候体是抽象的 而用则是有一套系统 ,而那些拜师学诀的人 只能学到用而无法识体 而其所学的用是不是和古人的观念一致 也都值得存疑 ,因为对于体的认识 必须要有多年时间经验的累积与体会 1 P# @  k2 E! ]2 W
       我看到有人提到化煞为权 , 或是只要方法对了 ,什麽天斩煞 对冲 正冲都可化掉 ,我想引用吴景鸾的语句来批评这些看法 附会穿凿之论 ,不明正理 ,妄作多端 ,关于体的看法: 可以看出吴景鸾已经儘得真传 因为观体有两个基础一为形一为神
. {, i2 u8 ?! H3 F6 `       龙脉偏枯 这是指神                  山岗撩乱 这是指形
5 A7 t) y$ _# S5 b- N# M$ N       网上不少热心网友 常有登出一些照片 我发现许多人都只注意到形而未注意到神 ,光有形往往是没有用的 许多人认为形不错的 其实都犯了龙脉偏枯的问题 ,要观神 必须要先懂得观察地气 ,讲到气这个东西 其实都很抽象 就像我们说人的面上气色 很多时候书上写了一大堆 但实际怎麽运用却不知道   A8 D5 T7 ?& r" ]# Z% ~3 n
       这都是在学习时 缺乏了一定的方法 ,现代还喜欢搞风水的朋友 ,恐怕得学学怎麽看地气了, 不管有没有用 ,至少能唬唬人吧 呵呵 ,地气除了用人的感应之外, 对于那些没有感应能力的人 ,其实还是有方法可以学习的 。
+ ^, A0 D8 I* L1 {8 w3 l       在我十几岁时, 偶遇山谷道人 其所授之乾坤形神秘旨中有提到如何练习观地气之法 ,我把它摘录出来 提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练习 。

. b+ Y1 a* N: o3 A, p       观地之神气, 先以一地练习 # }1 V. n7 j6 M& C# R% |6 [8 g# d
       要能分辨晨曦 朝阳 日中 午后 夕阳此为五气
5 L7 `* ?0 H1 R, e       晨曦之气为凝 - [- ~1 H, _' O: A
       朝阳之气为清 ( s, i' s9 P0 O8 Q! u- Q5 [  S. Z
       日中之气为烈
& O$ A+ D; R$ O) x1 F* l. }5 {4 ^       午后之气为散 0 O2 A! t8 j; f/ W
       夕阳之气为暮
0 j4 `7 d0 h$ Q; _& Z  M7 b  \- f# v       能明一地之五气变化 则每到一地可观其气之感应 $ M& t; }/ Z! T- W: M
       地气为暮 则气终将散而神必杂乱
. z. L# K0 M; `) G       地气为凝 则气定渐长而神必清静 ' ?: M, g" A; F
       阳宅之地宜选神气清之地 7 q4 q/ m* F; }" w' A9 i
       阴宅之地宜择神气凝之地 : S- l1 Y) ]3 E* g0 n
       此为阴阳宅观地气之法
: B- F! \# k6 E       吴景鸾提到牛头山的龙脉偏枯 这是属于地气为烈的了 ,所以此处后来成为战场 , n3 G9 b) ]5 U2 {9 w- Z
       吴在风水体用上的领悟, 使得其说出 :选择之良莫如造命 ,体用之妙可夺神功 。
& C# L9 C0 u) o       我想吴自己应该认为得到了风水的力量 ,因为吴父早逝 ,依吴所学风水之术 ,应该有寻找一吉地另行安葬 而吴后来也被推举进到朝廷 ,吴在风水上的功力其应该自认为已经可以巧夺天地造化之机 ,鬼神变化之妙 ,所以其自言体用之妙可夺神功 。
# R9 M4 C+ a! @* y5 [       吴有没有吹牛呢 像一般江湖术士总喜欢自吹自擂一番 ,我想可能是没有 因为这是吴在写给皇帝的奏摺中的字句 ,自吹自擂的话有杀头的可能 ,吴在体用上的心得 ,我们要如何知道呢 ?
1 E9 |: _6 V2 \. @. \5 a
       因为照吴的说法: 体用之妙 ,可夺神功 。
  B  J' \# b9 _  ~% ?- i/ \       在体方面吴写了望龙经 ,而在用的方面则是写了玄机赋 。
: {# n* R/ G8 r! n       因此把这二篇合用 ,就是吴所谓的体用之妙 ,可夺神功了 。
: r4 T3 [: [# Q/ x  L3 W# f+ ^       如果能够了解望龙经和玄机赋这两者所讲的东西, 是否就代表理解了从丘延翰一路传下来的天机书呢 ?这边是蛮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 i# l7 ^5 e) ]' i, Q5 x, I4 C
       吴在玄机赋裡面所引用的观念 基本上可以看出来 和在辨牛头山所用的方法是一致的 ,但是感觉和现在动不动就说别人是伪诀的那些玄空理气大师们, 有着一段的距离 ,吴在玄机赋提到了几个观念 都是属于实用性的判断法则
. i3 q5 a9 n+ J       值难不伤      盖因难归闲地            逢恩不发   祇缘恩落囚宫
' y0 h9 Y; _% W/ U# y( V. `% l& `       若坤配兑女   庶妾难投寡母之欢心 艮配纯阳   鳏夫岂有发生之机兆 . Z* h0 \2 A8 `9 B) j  m+ O
       坎宫缺陷而坠胎     离位巉岩而损目
- V, ~! Z; v2 T, ?# P2 A# e9 n       名扬科第      贪狼星在巽宫            职掌兵权   武曲峰当兑庚 5 `, A2 U$ G9 O% f- H0 C
       乾首坤腹      八卦祥推   癸足丁心   十干类取 0 G5 a- M- P3 D* a& e( C3 C, i
       我记得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所谓的入门断这个观念 ,基本上从吴的玄机赋裡面 我们就可以看到整个入门断的概念 ,各门各派的入门断是什麽? 我们很难知道 ,不过吴在玄机赋裡面所点出的观念 ,基本上就是一套完整的入门断诀 ,这裡面有类化, 有象形 ,有推理 ,有引申 。

# d1 h" z* [7 z" q6 e( [       吴的玄机赋怎麽来的呢 ?其实任何东西都不会凭空生出来, 一定有其脉络的依循 ,沿着脉络发展的东西 ,可能就是一般人所谓的正统了, 吴特别推崇郭朴, 在他的文章裡多次提到 ,青乌之书不闻, 倒辨山岗 ,郭朴之经安见, 顺迁地理。 东晋郭景纯葬书 ,独以理气推明 ,而亦境未言其所以然之故 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 ,所以照吴的说法 吴应该认为有得到了郭朴的真传了 。
" \  H6 c% K% |  C$ j. K       所以吴的玄机赋 基本上是从郭朴的玉照神应经而来的 ,玉照神应经因为被唐徐子平收录书中 ,所以一直被误认为是八字的经典 ,其实这篇就是讲到风水之用 ,吴既然承袭了郭朴的风水观念, 也就是吴自己说的洞究其说 ,始知体用 ,所以吴以望龙经为体, 玄机赋为用 ,其实是衍伸郭璞的观念 。郭朴在风水上其实就是以体用来配合, 所以郭的葬书讲的是体 ,而其写的玉照神应经则讲的是用 ,体用之妙 ,可夺神功。这就是吴从郭璞这边所得到的启示和实际的验证, 所以吴一样承袭了郭的方式 ,体用两经分写, 如果只看一经很难懂得全部的关键 ,而必须两经合看 。
6 }: Z- A" r! \5 I       郭朴的玉照神应经 ,我看到有人拼了老命用八字来解释, 很多人无法解释 ,所以乾脆就称为八字古文了 。其实这经是配合郭的葬书相互应用的, 所以那些想用八字来解释的人 ,虽然有些句子讲的头头是道 ,可是一遇到这些句子, 就算再会掰 ,也有点手忙脚乱了。
0 @8 `$ P  I- E' Y       东金西木、定生忤逆之男
. d* r$ u0 D* ]. c       北丙南壬、必见波涛之客 / n$ I0 c( Z- G( ~2 Q3 ?4 ^  Q4 ^
       壬多艮坎、道士须尊
9 ]8 j1 Q! c. |; c       戌亥连阴、家生盗贼   T; S, {+ A1 P+ i
       丑中立癸甲,见而释教之人
8 R6 V1 N  D# C( s. L       乙犯天罡、阴人媒氏之女 * s+ v& h: i  L$ i! i
       在神应经裡面有一句是说 :癸丁加于干位、鬼贼心血常行 ) m2 y5 Q1 k0 Y: U
       我们可以看到在吴的玄机赋裡面 ,也提到了癸足丁心 ,所以足衍伸出了穿牆盗樑之客了 ,神应经在最后的总结是这样写的 - y) r, P5 I7 b* R6 m3 M3 ]
       四时明辨吉凶、灾福自然明矣
+ d/ R8 H: h/ k' @, Q8 [8 ?       干要天分、支言十二週还 6 T; ^! {' S0 w& t; d* x0 \/ F
       地里山冈、足见清浊之用
: A! y( v3 p  H8 X       大小凶衰四神、吉者更兼篙里
. w2 t' B8 E1 r/ k* J       上推日月山河、中见人之内外 2 P, u  g8 J9 \* q: O4 J! f
       循环八卦之内、总推真详五行 9 K* C# z8 c* Q
       干上十神、言其面也
1 G& l3 Z2 d1 k( W; q# x+ I       地支神见、身貌真详 , X: Z" \  v2 {. a* Z5 u! C1 X( i
       干伤定头目之灾、支损为四肢之患 0 b* `1 S' E* f8 e; ^& s5 N
       所以这边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郭璞整个理论架构是建立在循环 八卦 五行 类比 形象
4 M5 S# f# F  h       关于吴景鸾这边所提的体用 我想我再多花点时间解释 否则一般人可能很难懂 ,因为我看到搞风水的人 实在糟糕 不好好认真读读古书 只会想尽办法去求得真诀 然后满口别人是伪诀 ,如果把整个体用的观念弄通 你会发现它是延续着同一个系统的东西 ,有没有应验倒是其次 最起码它在理论上是一个完整圆满的体系 ,弄懂这个观念后 再去看那些什麽蒋XX写的东西 你会觉得真是一塌煳涂 不知所云了
. n- ~5 \' d: t+ F$ F( C  I4 X5 P- d# O2 I" H
       难怪风水后来总是争论不休 吵闹不停
9 Q. f. D# H; k" x  D3 U

- y1 \! e5 c9 u& R/ f6 V附一、                                                      辨牛头山陵表 (吴景鸾)/ l* x2 R7 D2 e8 r; P0 O
                                                   
+ g  g! i" v7 t6 i0 P# r6 _
    臣闻主圣则臣良,父慈则子孝,臣之于君,子之于父,倘有未善,敢不尽言。
# Q6 A! I, x2 ]3 N臣幼承父师之训,长阅圣贤之书,粗识天经,颇谙地理,谬蒙圣眷,俾忝国师,凡有忠谋,讵容隐默。
3 H: A  K; p# P( k  S    臣伏见邢中和者,未辨地理,妄指山龙,虚诞恐坏于皇图,讹伪或危于国祚,青乌之书不闻,倒辨山岗,郭璞之经安见,顺迁地理。7 [  Q' s5 A' S: f3 Y
    臣切说牛头山,献纳图形,龙脉偏枯,山岗撩乱,山不高于旺相,水不败于鬼乡。0 g/ ~$ l0 r5 t8 e' |- }% H% }
    白虎峥嵘,青龙低陷,箭风剑水,暗射交冲,三劫贼山,照临凶位,八煞恶水,流入刑方。2 j, Z# h7 W; ~4 m% j4 \
    玉堂缺陷,宝殿空虚,坤风直射,恶当国母离宫,未水倾流,祸应至尊下殿。; I9 C/ S5 ?) ]) r* X4 E7 c
    己方杀见,牛地劫冲,乙巳之年,随方兵起,丙午之岁,逐处祸生,剑刃长凝于赤血,人民尽染于瘟疫,户口逃亡,军兵反叛。
8 c; S3 l* I6 Q# [; a* A    陛下若兴此地,财输北阙,位失南朝,伏乞睿智,废牛头山之山陵,兴中干之胜地,则祸消灾灭,凶变危除,社稷永安,皇图巩固。- z' q# Z: ]7 u% D
    臣妻孥俱在,弟侄皆存,幸际昌时,叨逢圣主,痛思先帝大行土皇,殊恩汪渥,敢不启竭愚衷,俯陈鄙见。
; ?- Y7 ^4 H: _7 R  P6 Q    陛下不纳臣言,乞将臣与邢中和,同拘囚禁,以竣应验,然后知臣非敢诈伪,以干恩宠。
+ K+ B) y( h! @3 M3 P4 {$ o1 f
    臣不避斧钺,冒犯天威,昧罪奏闻
: A, U) G  l$ r% F

' p. r2 N1 B7 i: P附二:                          阴阳天机书表   (吴景鸾)8 S6 a: ?: U/ w& N# L' u+ v8 }% n
   
臣闻古之泊宫,若鲁之梓慎,郑之裨窀,宋之子韦,齐之甘公,楚之唐昧,赵之尹皇,魏之石申,皆洞明此理者也。汉之诸餙,策问条封,虽言五行之正,祯祥之变,而杂以绒纬术数之说,附会穿凿之论,不明正理,妄作多端。

3 y1 v7 i% U# K1 g东晋郭景纯葬书,独以理气推明,而亦竟未言其所以然之故,及其殁,而遂失传焉。
3 C5 S& R9 o0 a6 U9 a  G- _$ d' N隋唐而降,讹伪尤甚,特命太常博士吕才等,述九流之书,其阴阳之说,纯言卦例,拘用五姓,为害殊甚。
& g  b9 B3 T0 C" e, c; A( K唐高宗永徽中,河东闻喜县丘延翰,因神人授以正经,遂以洞晓阴阳,依法扦择,罔有不吉。开元中,星气交见,朝廷患之,遣使断其山,究其实,乃丘延翰所作之山也。下诏捕之,大索民间弗得,诏原其罪,召诣阙下,玄宗访其阴阳之说,赐之以爵,延翰乃以师授天机书,并自撰理气心印三卷进呈,玄宗善之,以玉函金柜藏之内库,永为国宝。! i3 P$ S) a& A* I8 O8 K
又患民间有明其术者,于是内供奉一行禅师,伪撰铜函经,以乱其真。专以五行为例,拘以二十八将,至于变卦之法,悉皆倒装生旺,反用休囚,自是二百余年不复有正经矣。
4 d* {, X& n3 u; |) F# L僖宗末,巢寇犯京阙,朝廷失守,鄣水曾求己同杨益,因在军中窃发帑藏,于琼林库中有玉函篆文目,合内天机书,视之则延翰进呈之书也,因得之,遯还江右,而杨曾之名始著。
# X, P, j4 v2 x& c6 L& X# T李司空节制江南,首辟求己,行南康军师,公常虑国家闻之,必蹈延翰之辙。遂于刺史厅东庑刊石,作书藏之,杂以青乌鬼运之法,厥后诗歌兢出,泛滥支离,而正经蔑然久矣。
0 y' X: ]1 W2 C6 @恭唯我太祖皇帝,统一天下,仁渐义渍,四海一家,生齿日夥,人本益众。御极之初,以地书多误,重贻圣累,特诏翰苑儒臣董督司天官属,精校阴阳,赐名地理新书,颁行于世,实迪体天之德,爱民之仁于无疆也。" a# D  x% c+ _; {0 `' Z, g! t. }
臣尝窃观其书,犹恨汙漫无归,玉石不分,犹恐世人不知去取,伏念臣父克诚,猥以微贱,粗明卜筮,家寒四壁,取资游艺,以养双亲,犹恨未造其玄,闻华山处士希夷陈博,深明天道阴阳性命祸福之机,不远数千里,往以师焉,遂得先天易数丶青囊心法之书。
  ^- p' I& v. Y, `上泝其原,希夷得之于曾文迪,迪得之于杨益,归而验之,无不中者。不幸早卒,乃不闻于世。时臣在幼罔咸知,闻祖母张氏因藏其书,臣既卓立,祖母受书,粗知大义,长从师学,于是洞究其说,始知体用。闻有扦择,咸获谷应。
0 d- {( Q. H/ i由于里闻郡邑,颇著微名。庆历辛巳,圣诏访求阴阳术者,郡县以臣为举,臣自揆学疎行薄,不敢奉诏,而有司逼促愈急,方敢就道,故得待罪阙下,蒙圣问阴阳之妙,特诏臣献纳师授天机书,及理气心印,臣谨补注,悉开列上闻。

3 _- N9 s1 [  d" l) @9 ~4 g0 v

1 ]; E4 s) e! I: e* E% n- \附三:                         选择五行表   (吴景鸾)
! ^1 J: u$ g( t0 C" n) n; [' O- d$ H4 I% q8 b1 F3 w% u1 o+ D/ ^
臣等诚惶诚恐,揖首顿首。谨以五行书进呈:( A8 C! G6 g" q: ?: t  l# m
先天后天,泄神功于莫测;龙运山运,昭体用于无穷。原于帝德之殚敷,本于坤元之厚载,臣工快睹,夷夏具瞻。臣等诚惶诚恐,辑首顿首。窃维阴阳五行,源流实远,河图洛书,羲禹阐其肯絮,青囊金匮,管郭泄其真机。曰正气五行、洪范五行、八卦五行,门类固有不同,或正其方位,或论其向局,或穷其山运,取用岂容无别?选择之良,莫如造命,体用之妙,可夺神功,此五行之秘要,岂非万世之珍乎?
6 b! Z7 H; y! ?兹概伏遇####,仰观天文,俯视地理,尧封荡荡,尽属版图;禹甸茫茫,悉归统驭。宅中图治,居重驭轻,诚大有为之君,其不世出之主。伏念臣等寻行数墨,颇读儒书,朔流穷源,粗知克择,鬼极天机,纂定二运。继天立极,保社稷于长灵,出震继离,抚黄图而巩固。五行显用,喜动天频,暇取僻壤,处处颁行,桂海冰天,人人传授。臣等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谨以五行书上进以闻。
; Y/ G3 q; H2 Y  m/ i一曰正五行,取遁龙运。不论横斜正受,但将入首一节来脉阳顺阴逆,以月建入中宫,冬至后顺遁,夏至后逆遁,寻泊宫看其生克旺泄,以断吉凶,此只论泊宫不论纳音受克。7 a. s+ h7 G# d8 o, {
二曰洪范五行,取遁山运。看纳音所属,山运克年月日时吉,不可年月日时来克山运也,凶。年月日时生山运,吉。山运生年月日时,凶,比利吉,克山有制或有化,皆可用。
$ v9 k7 Y/ G% ?2 }5 U2 M" D三曰八卦五行,取遁向局。遁向运,纳音所属忌年月日时冲克,然山与向难于两合,宜以山为主,向则不必合可也。
1 Q1 I* _/ ^8 V8 a' J2 k" t$ m7 J四曰玄空五行,取遁水运。遁水运,纳音所属忌年月日时冲克,如乙丑忌己未年月日时冲克,余仿此推。# W: _. z/ Q5 \( [
五曰双山五行,取论三合。论三合不论遁运,如艮寅丙午辛戌,六山论火,宜用寅午戌局补,坤申壬子乙辰六山论水,宜用申子辰局补。干亥甲卯丁未六山论木,宜用亥卯未木局补,巽巳庚酉癸丑六山论金,宜用巳酉丑金局补。此以双山而用三合局补山,此五行最为紧要。+ E- I  ?9 o! ^- d
六曰浑天五行,取合卦例。论卦例,不论遁运,如干兑两卦属金,故庚酉辛戌干亥六山,宜用金年月日时补,震巽两卦属木,故甲卯乙辰巽巳六山,宜用木年月日时补,坎卦属水,故壬子癸三山,宜用水年月日时补,离卦属火,宜用火年月日时补丙午丁三山,坤艮两卦属土,故未坤申丑艮寅六山,宜用土年月日时补。
, Z4 ~( i/ X' L6 R3 c六家五行,各有取法,合当兼看体用,并行不悖。夺神功改天运,造福响应。先师用之,验于前矣。世俗不究各五行,而专用一定板五行,焉能造福于世哉?
0 q; |( A) m&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杨公风水专业论坛 ( 湘ICP备11011192号-1 )

GMT+8, 2025-10-8 12:42 , Processed in 0.2971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