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心赋》原文* |. B5 j/ ~# h
《雪心赋》系唐朝卜应天所著。卜氏字则巍,号昆仑子,又称濮都监。卜应天世居赣州,荐太史不就而入道门,为黄冠师。因自许“心地雪亮,透彻地理”,因而将其著作取名《雪心赋》。 《雪心赋》是中国堪舆学中的名篇名著,是形势法(峦头法)风水的经典作品
2 F* s0 C2 e0 Z+ S! J$ _' O- V ! I# E: b# k+ ?0 D* {8 \8 T/ Y
简介
9 X/ G% X6 r) w- c& S O3 Q* P! Z7 N 明代地理家徐试可(字之镆)曾说:“地理诸书,世传充栋,求其术臻神妙者,而《葬书》为最;理极深悉者,而《发微》为优;欲知作法之详活,无如杨公之《倒杖》;欲识星形之异态,无如廖氏之《九变》。至若星垣贵贱,妙在《催官》;理气生克,妙在《玉尺》,数者备而峦头、天星尽是矣!《雪心赋》词理明快,便后学之观览,引人渐入佳境。”
) C% L, `7 c0 q+ M9 J) M7 B8 @ 附:《雪心赋》全文 4 s# ~7 H* V5 k0 H1 e& @
第一章 山川理气
) o) Q9 N. B p. _; K 盖闻天开地辟,山峙川流,二气妙运于其间。 3 ^( ^) H$ M7 {& C( Q8 g
一理并行而不悖,气当观其融结,理必达于精微。 0 ?/ k% x w" R$ w0 m" P
由智士之讲求,岂愚夫之臆度。
% ?: u" l4 B. E# j _ 体赋于人者,有百骸九窍;形着于地者,有万水千山。 5 a+ K# O* P6 u; {' ]3 [( r
自本自根,或隐或显。
b5 y! `. }5 L r: M 胎息孕育,神变化之无穷;生旺休囚,机运行而不息。
# r/ A0 X, H) T0 B/ W" W" [ 地灵人杰,气化形生。孰云微妙而难明,谁谓茫眛而不信。 1 r4 O! a8 G$ n7 Y
第二章 地理要略
. ]( C; s/ o# ~2 S. I% ` 古人卜宅,有其义而无其辞。后哲着书,传于家而行于世。
5 N! a8 k! b* z ]$ j: z 葬乘生气,脉认来龙;穴总三停,山分八卦。 2 L6 E! a/ }7 I4 T g* H4 r2 R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眛于理者,孰造于玄微。 ' E7 f& Z* r7 R8 V+ q6 L: W1 t
惟阴阳顺逆之难明,抑鬼神情状之莫察。
- D8 P- a$ D: F) X( d; q! \ 布八方之八卦,审四势之四维。有去有来,有动有静。
C% V0 ^/ ~1 C$ o" X ^7 ^ 迢迢山发迹,由祖宗而生子生孙。
0 L( }3 X+ _4 C# M 汩汩水长流,自本根而分支分派。
; {! [, l5 U! h, H4 S$ ?3 o 入山寻水口,登穴看明堂。 * [( @" ?; G0 f( [3 C5 u
岳渎锺星宿之灵,宾主尽东南之美。
: s2 i/ G7 D' }9 f2 I5 N9 W" Y, U9 L, ] 立向贵迎官而就禄,作穴须趋吉而避凶。 % ]# b2 |6 R' B
必援古以证今,贵升高而望远。
: h" S5 T" r! }+ t8 I7 r 辞楼下殿,不远千里而来。
$ p& n2 R# Y' R+ v$ ^! y& G* Z 问祖寻宗,岂可半途而止。
/ D$ w+ Q# {, q2 f; z. T 祖宗耸拔者,子孙必贵。
& p8 N% A7 F. g0 n 宾主趋迎者,情意相孚。
: j! Q5 l) j5 e+ K( N$ {8 Y 右必伏,左必降,精神百倍。
& G- O$ A1 y. r& a 前者呼,后者应,气象万千。 5 S! I' R, ? Z' H
辨山脉者,则有同干异枝。
0 e9 v) E: j `: i( f |' F8 }, n 论水法者,则有三叉九曲。
6 a+ L0 B. H7 E4 O6 g 卜云其吉,终焉允臧。吉地乃神之所司,善人乃天之克相。
3 G4 q# W9 ~7 ^3 Z/ S0 c( T 将相公侯,胥此焉出。荣华富贵,何莫不由。 % `) O# e7 t& ?2 j9 l& t- d*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毋忽斯言;得于斯,必深造于斯,盖有妙理。
& s, @1 v1 S8 s/ Q& { 第三章 论山水本源 1 G9 R; D4 e4 ]% ]! Y
要明分合之势,须审向背之宜。
$ w* M: d: o6 z: Y- P; X ]' j 散则乱,合则从,群以分,类以聚。 2 ?1 r5 U. s9 P
是以潜藏须细察,来止要详明。
2 |7 n d% l0 E' k+ K/ l- r 山聚处,水或倾斜,谓之不善。 + t* e. |1 I. i4 @5 r3 t
水曲处,山如散乱,谓之无情。 8 n$ r: d% \& N& z5 l# @6 d1 P! _
取小醇而遗大疵,是谓管中窥豹。
4 m" O& R# q* U( m) r 就众凶而寻一吉,殆犹缘木求鱼。
4 t& {9 ?3 O! o/ C 诀以言传,妙由心悟。
( K. F" T9 k+ [& D' S( F. o' P 既明倒杖之法,方知卦例之非。 3 L5 K) P; n1 k' Y7 a& h
山本静,势求动处;水本动,妙在静中。 : J ~ _- d1 F5 k0 @* g
静者池沼之停留,动者龙脉之退卸。
Y- v; ]* ^0 i& s! P7 r 众山止处是真穴,众水聚处是明堂。
9 J+ k- \; Q% I% p" H! s7 R$ H- K 堂中最喜聚窝,穴后须防仰瓦。 # m5 `9 v3 |/ G! C
更看前官后鬼,方知结实虚花。
/ E- I2 M* V( A: ~6 q 山外拱而内逼者,穴宜高。
0 V% ~& o! y; y! G2 U5 J! Q) z 山势粗而形急者,穴宜缓。 / }# Z- O9 h$ b* c3 G
高则群凶降伏,缓则四势和平。 " r* X. z, n T
山有恶形,当面来朝者祸速。
/ g2 n4 j- B1 g! F5 `: _6 \3 A 水如急势,登穴不见者祸迟。
7 ^5 g6 f% e# `& y 趋吉避凶,移湿就燥。
* Q" K M% |% ~0 x; v! c 重重包裹红莲瓣,穴在花心。 + I2 k+ }, |3 l2 _
纷纷拱卫紫微垣,尊居帝座。
# O, U9 S- R) t1 Y 前案若乱杂,但求积水之池。
# t9 V6 D" T' X% Y( n2 E; M 后山若嵯峨,必作挂灯之穴。 ! v4 w9 S3 a. _; P# M0 _
星以剥换为贵,形以特达为尊。 4 m3 @3 @. v( S
土不土而金不金,参形杂势。
. d+ ^# S X/ D; T 木不木而火不火,眩目惑心。
" Q9 e0 z! O, z2 i& w O" C/ O 盖土之小巧者类金,木之尖乱者似火。 & R$ ~. r5 ^9 z* Q9 G" B" p
金清土浊,火燥水柔。
! d' O( d$ q2 b 木之妙无过于东方,北受生而西受克。 3 k# n) s) P, z& p, L
火之炎独尊于南位,北受克而东受生。
' [: \* K5 g; @: O 先破后成,多是水来生木。
7 V0 _9 z" Q: Y y* _/ m/ H 始荣终滞,只因火去克金。 # L6 k+ M/ ~' u- G8 [* q# _- E: g
木为祖,火为孙,富而好礼。 # a- j+ t8 n' w2 V
金是母,木是子,后必有灾。
6 m1 d9 r( L: X" E5 e: L0 z9 W 水在坎宫,凤池身贵,金居兑位,乌府名高。土旺牛田,木生文士。 : M0 u6 \- U0 {; \" O$ V6 u
水星多在平地,妙处难言。
9 G( h9 P( I3 E. s8 F- h. h( B) Y 火星多出高山,贵而无敌。
$ g" C/ q# H, K0 M 木须有节,金贵连珠。
7 m) J: H; ~$ @/ {1 g4 i1 I 所贵者活龙活蛇,所贱者死鳅死鳝。 % q8 q1 l3 s4 x! Q0 U- ?, L
虽低小不宜瘦削,虽屈曲不要欹斜。
@% [8 o- J1 W- g; P. \7 N9 { 德不孤,必有邻,看他侍从。 1 S6 w/ L2 A0 D1 Z8 c, S! \
眼不明,徒费力,到底糢糊。 3 m! N2 Z, A! i1 X$ `0 x- ~4 c9 y- ]2 j
五星依此推,万变难以枚举。 * o- V2 P& C. s- c* o
第四章 论水法 , o* C' Z- I, [+ M" }
论山可也,于水何如。
6 ^# t7 [2 j4 h 交锁织结,四字分明。 : `& H* {. D2 q, ?
穿割箭射,四凶合避。 - K+ U$ F5 s* q' }# N4 F/ {
撞城者,破家荡业,背城者,勾性强心。
, n' k* T x) _, i& O, r* v0 r 发福悠长,定是水缠玄武,为官富厚,必然水绕青龙。
0 I3 z6 [- E$ k, y. u 所贵者五户闭藏,所爱者三门宽阔。
2 B# N k# [7 u+ C 垣局虽贵,三门逼窄不须观;形穴虽奇,五户不关何足取。
3 o; n( ]2 p" d# R' x D5 o 元辰当心直出,未可言凶。
" I- t' ~2 `( K9 U/ I+ g6 g: q% x5 \ 外面转首横栏,得之反吉。 5 w6 m$ ?% Y/ Y
以之界脉则脉自止,以之藏风则风不吹。
+ ?3 {/ m$ T6 N) {+ x: s" J 水才过穴而反跳,一文不值。
3 Y( Q3 J/ |4 P 水若入怀而反抱,一发便衰。 ' b: O8 a% P' ?1 d& s8 {
水口则爱其紧如葫芦喉,抱身则贵其弯如牛角样。
# D* P% k7 b5 J* o$ A/ q& u: v0 G 交牙截水者最宜耸拔,当面潴水者惟爱澄凝。
" T- n3 l7 [5 b, \$ u! ~ 耸拔者,如赳赳武夫之捍城;澄凝者,若肃肃贤臣之拱位。
1 g# |' Z) p2 ]( ~ 水口之砂,最关利害,此特举其大略,当自察其细微。
8 O+ n6 E @3 B9 D6 J: M! ~ 第五章 论龙脉
( T8 c; G9 b/ E/ ` 水固切于观流,山尤难于认脉。 7 m+ v* u( q5 `
或隐显于茫茫迥野,或潜藏于淼淼平湖。
3 {+ Y3 b" b) V- F! a 星散孤村,秀气全无半点。
: U/ t; q3 p+ h* W& A" {) }% i% I 云蒸贵地,精光略露一斑。
4 l i! v) z. O5 k5 T& c' e 耸于后,必应于前;有诸内,必形诸外。 9 S1 p/ v! h7 S, N+ a" X* v5 ^
欲求真的,远朝不如近朝;要识生成,顺势无过逆势。
1 g: O" j1 A- ~6 H5 T; X6 V 多是爱远大而嫌近小,谁知迎近是而贪远非。 ( q3 O l- D, p" \5 b9 C
会之于心,应之于目。
5 \% T- Z, ~* s' T# o 三吉六秀,何用强求。正穴真形,自然默合。 1 G. g: [; C9 c; `' T8 Z
死绝处有生成气局,旺相中察休废踪由。
1 N2 n4 c2 y+ J9 o 弃甲曳兵,过水重兴营寨;排枪列阵,穿珠别换门墙。 3 Q6 z% C/ O* k
游龟不顾而参差,是息肩于传舍。
7 J3 ~; G6 q0 _8 i: H 连珠不止而散乱,似假道于他邦。
, P4 n! y1 i6 l3 s9 c; i 滚滚桃花,随风柳絮,皆是无蒂无根,未必有形有气。
* Q9 ?" }3 G/ n/ |9 x- c 若见土牛隐伏,水缠便是山缠。
6 A- K& Z2 S% t5 h* F L3 i 或如鸥鸟浮沈,脉好自然穴好。
% ]8 U) g+ e( G" x8 u' w6 j0 ` 水外要四山来会,平中得一突为奇。
+ _+ y' V# j6 l( |* W 细寻朝对之分明,的要左右之交固。
& h: h) {9 ~ ^) _% X 堂宽无物,理合辩于周围。 1 k- S8 k: r. Z& c
水乱无情,义合求于环聚。
- k4 L. T) E' g8 e5 h 当生不生者,势孤援寡。 ! x5 _& l5 B0 h( t+ _8 B; c& @
见死不死者,子弱母强。
6 O, f+ ?- b+ N, V+ S; \5 \ 鹤膝蜂腰,恐鬼劫去来之未定。
( }9 G0 P( e; W) Z" [# ^ 蛛丝马迹,无神龙落泊以难明。 0 @( K. v- M, K8 v% X
仿佛高低,依稀绕抱。 % I4 w3 N' s1 \8 |7 |9 o
求吾所大欲,无非逆水之龙。 * W1 q6 `1 s( x! G( _1 ]
使我快于心,必得入怀之案。 . n' B4 e- s/ @4 t: E& z6 k
蜂屯蚁聚,但要圆净低回。
- F& M8 t6 x; g; z( O- o2 Q 虎伏龙蟠,不拘远近大小。 % P! k" l6 r( D3 u4 }* d3 W% [
脉尽处须防气绝,地卑处切忌泉流。
- r0 V; ~2 y6 |. b& ^ 来则有止,止则或孤,须求护托。
+ j+ N. k: @: K% e, z 一不能生,生物必两。要合阴阳。
- n8 L: y) u, G$ u: p5 d 有雌有雄,有贵有贱。
" D: `' o/ a8 a" L q% K3 n 其或雌雄交度,不得水则为失度。
1 _( N0 C, j1 v. N/ e) G$ ` 倘如龙虎护胎,不过穴则为漏胎。
0 d, F- o+ b9 Q 可喜者龙虎身上生峰,可恶者泥水地边寻穴。
4 R- v) f4 o3 e) a 出身处要列屏列障,结穴处要带褥带裀。 $ f( X& q- j0 s: m& B
当求隐显之亲疏,仍审怪奇之趋舍。 ! `; K* p/ Y7 l" K# g
犀角虎牙之脱漏,名为告诉之星;骊珠玉几之端圆,即是贡陈之相。 . O4 s4 Z7 \+ o1 R7 s1 C. ^
亦有穴居水底,奇物异踪;更有穴在石间,剥龙换骨。 0 u& H" f5 U* J* p/ Z7 k( L
水底必须道眼,石间贵得明师。
# R1 e$ n- C P% f 岂知地理自有神,谁识桑田能变海。
4 W- z# j/ |5 p$ h" C 骨脉固宜剥换,龙虎须要详明。 / c+ X. C" U- H' x9 L8 ]
或龙去虎回,或龙回虎去。
+ T. U" g/ n* @, m: d 回者不宜逼穴,去者须要回头。
: G: p; v3 X6 {7 q 荡然直去不关栏,必定逃移并败绝。 * t/ C( [9 ^! y. f9 _5 P
或有龙无虎,或有虎无龙;无龙要水绕左边,无虎要水缠右畔。
& [5 O; ?1 O% @5 k" c 或龙强虎弱,或龙弱虎强;虎强切忌昂头,龙强尤防嫉主。 % o8 W* z3 D8 l
莫把水为定格,但求穴里藏风;到此着眼须高,更要回心详审。 $ g2 m9 K( M+ M) L2 t( H$ F0 o
两宫齐到,忌当面之倾流;一穴居中,防两边之尖射。 " r8 K% ^* F2 q2 R3 m; E2 Y, j
东宫窜过西宫,长房败绝;右臂尖射左臂,小子贫穷。 9 p" Y: a; y0 F: T" U
最宜消息,无自昏迷。 ! }* v& q0 ]) W! a5 @* t/ d1 n6 D
相山亦似相人,点穴犹如点艾。
* C7 c- v$ I! ^3 \ 一毫千里,一指万山。 ' h5 R9 f9 H+ c- N
若有生成之龙,必有生成之穴。
6 S" V; \/ A3 e" N2 x" ?7 S 不拘单向双向,但看有情无情。 $ D! Q* X) B6 f) V3 d0 ^" B5 \) _: v
若有曲流之水,定有曲转之山;何用九星八卦,只须顾内回头。
" i% u$ m' g) X4 V$ W# s% D 莫向无中寻有,须于有处寻无;或前人着眼之未工,或造化留心以褔善。 8 R6 g$ e- ^6 m
左掌右臂,缓急若冰炭之殊;尊指无名,咫尺有云泥之异。
* _; U! I) q8 R4 P( _, D/ ^ 傍城借主者,取权于生气;脱龙就局者,受制于朝迎。
; S% w* O( ?# H: J) c' D4 m 大向小扦,小向大扦,不宜乱杂。 ; f' R$ G. t$ J
横来直受,直来横受,更看护缠。
. F. Y, f2 V' i/ u8 J) H 须知移步换形,但取朝山证穴。 ' n( }2 ^. Q) m% |' r, U
全凭眼力,斟酌高低,细用心机,参详向背。
$ u0 m% i( z6 H 内直外钩,尽堪裁剪,内钩外直,枉费心机。
: m9 i' N, {- \1 l( } 勿谓造化难明,观其动静可测。
8 R( C/ v6 a! A1 [# z) n( Z2 k t) ` 辨真伪于造次之间,度顺逆于性情之外,未知真诀,枉误世人。 ' Z+ d& J/ E7 x
细看八国之周流,详察五星之变化。
2 G0 v" f5 h3 t( K 截气脉于断未断之际,验祸福于正不正之间。 . N" @2 @& @+ Z- O6 d
更有异穴怪形,我之所取,人之所弃。
S0 ~1 Y4 g; o, B 若见藏牙缩爪,机不可测,妙不可言。 # V0 L# n6 B7 R$ O. w
石骨过江河,无形无影。
, E0 c0 I% \/ x" _; m0 l 平地起培塿,一东一西。
+ F+ I+ m8 @- L1 g g4 j8 R3 Z3 @ 当如沙里拣金,定要水来界脉。 " [ k: p+ r9 L' r3 ~* ]$ {
平洋穴须斟酌,不宜掘地及泉;峻峭山要消详,务要登高作穴。
( Z, T4 F1 e+ J" Z 穴里风须回避,莫教割耳吹胸;面前水要之玄,最怕冲心射胁。 / t( T8 @! n0 |& ^/ L2 z
土山石穴,温润为奇;土穴石山,嵯峨不吉。 ' C, S* L1 T8 @: o+ c5 Q7 j' N
单山亦可取用,四面定要关栏;若还独立无依,切忌当头下穴。 " q0 _3 o1 {- B; v4 n" E
风吹水劫,是谓不知其所裁。
% q7 Z( _0 n9 K) B4 W* n 左旷右空,非徒无益而有损。
9 ?: `# g. c" h! e" P# y 石骨入相,不怕崎岖;土脉连行,何妨断绝;但嫌粗恶,贵得方圆。
' b' @4 r$ W$ D+ J# f3 @# M& l 过峡若值风摇,作穴定知力浅。
$ D5 H$ e7 F3 F" s7 h 穴前折水,依法循绳,图上观形,随机应变。 " }0 I/ @+ s5 H' N
穴太高而易发,花先发而早淍。高低得宜,褔祥立见。
1 u G: q6 a/ ?4 f) _* D 虽曰山好则脉好,岂知形真则穴真。
$ w8 Z& F1 U2 h+ I4 D$ l7 A$ ~ 枕龙鼻者,恐伤于唇;点龟肩者,恐伤于壳。
; k# u/ P& n6 B* A% F0 P! Q 出草蛇以耳听蛤,出峡龟以眼顾儿。 * s, j9 _, P& R9 x
举一隅而反三隅,触一类而长万类。
4 c5 t: [2 j7 o/ p 虽然穴吉,犹忌葬凶。 : K3 X/ F: V8 h: c
立向辨方,的以子午针正。 ! q# u. ~7 ^" c
作当依法,须求年月日之良。
- |- [8 s: V4 u f: [ 山川有小节之疵,不减真龙之厚褔。
- |' a6 A& y4 F. H* d& J 年月有一端之失,反为吉地之深殃。 3 [9 J! f" `( _( u e
过则勿惮改,当求明师;择焉而不精,误于管见,谓凶为吉,指吉为凶。 - g& N+ c$ Q5 O6 M) B9 ^
拟富贵于茫茫指掌之间,认祸褔于局局星辰之内。 , j, L- q) [. K- _* L
岂知大富大贵,而大者受用,小吉小褔,而小者宜当。
* d6 e( y0 t) K) T: F* [' F 偶中其言,自神其术。茍一朝之财贿,当如后患何!谬千里于毫厘,请事斯语矣。 + U$ H# s, l& E4 n
追寻仙迹,看格尤胜看书;奉劝世人,信耳不如信眼。
- {1 m7 Z- ]% d7 _: R& G 山峻石粗流水急,岂有真龙,左回右抱主宾迎,定生贤佐。
- O# W/ M1 q, M3 ~& ~ 取象者必须形合,入眼者定是有情。
2 l# Y0 F3 d# [" e; l0 _3 Y9 |1 _ 但看富贵之祖坟,必得山川之正气。
+ k1 u$ d: N! O1 S8 I 何年兴,何年废,鉴彼成规;某山吉,某山凶,了然在目。
: K7 w& ^& I$ l- b 水之祸褔立见,山之应验稍迟。
" `) V: @2 ^7 k5 ? 地虽吉而葬多凶,终无一发;穴尚隐而寻未见,留待后人。
/ \' o/ b/ C9 d- O8 b 毋执己见,而拟精微;须看后龙,而分贵贱。 3 g. X H# O6 r3 `! q% j
三吉锺于何地,则取前进后退之步量。 2 L r1 D! b7 n3 p* K; W
劫害出于何方,则取三合四冲之年应。 8 t- K% X* z. s
遇吉则发,逄凶则灾。
3 }7 Z6 a f! O; {) N. y 山大水小者,要堂局之宽平;水大山小者,贵祖宗之高厚。
" R$ Z) k: p+ _1 S5 H& ]' F$ u 一起一伏断了断,到头定有奇踪;九曲九弯回复回,下手便寻水口。 7 R4 \ b) w6 u$ W5 i, R
2 _. [) D0 }+ s! T: B5 e, K% o$ V/ g7 |
* P, `; v6 l& D( j* \; n
$ ? u2 g7 d4 p2 y) @
7 }8 _9 w; V, c4 f
6 T" M) g E4 B$ s/ e5 q
5 t3 e: S( h. C, W8 L- p" g# l; H; s
# s% T9 u; X: t# ~
) h) R; |& y, I% ~( x4 b, m1 G' w$ t9 O
0 \0 h: d3 z4 b- r5 ^2 j. G7 e! ^
6 q2 y! V' K9 H4 }0 j7 E1 J* @
. g6 t7 ?: |' q: V+ u8 t' r& n0 b% b% ]" ?- w# z
# R9 I# f; {9 D) \* U+ l8 h R$ H& n" S" b( U
/ W3 f/ F' Z! Z* N# d: U& n+ l3 B. T0 q
0 Y+ U) e* _8 R/ s5 [9 c( {6 q
' ]- H; A' L* G4 f& w( x
$ x1 a& ^4 D- @8 @4 c/ o
3 h9 N9 V) w8 d
|